

1.《墨子.所染》"﹝墨子﹞見染絲者而嘆曰'染于蒼則蒼,染于黃則黃。所入者變,其色亦變。'"后因以"染絲之變"比喻本來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環境影響而變得不同。
1.皇室的屏藩。指拱衛皇帝的諸侯王。蕃,通"藩"。
1.圣明的規范。
1.指皇帝圣明的感應。
1.明達廣大;深廣。
1.圣明的教化。
1.見"睿鑒"。
1.亦作"睿監"。
2.御覽;圣鑒。
1.圣明的獎賞﹑勉勵。
1.猶明鏡。
1.亦作"睿瞔"。
2.指皇帝的眷顧。
1.圣鑒;御覽。
1.皇帝或太子的年齡。
1.指皇帝的思考。
1.亦作"睿畧"。
2.圣明的謀略。
1.見"睿略"。
1.猶聰敏。
1.猶圣明。
1.謂皇帝的任命。
1.皇帝圣明的謀略。
1.指皇帝的謀劃。
1.指傳說中的神木。
1.猶瑞氣。
1.指皇帝的情意。
1.稱皇帝所作的詩歌。
1.神圣的太陽。
1.圣明的鑒賞。
1.魚鰓外部的皮褶。有些魚類可據鰓蓋推算魚齡。
1.指魚鰓的鰓絲。為魚類呼吸空氣的孔道,故名。
脊索動物咽兩側許多成對排列的裂孔。鰓裂是呼吸時水流的通路。水中生活的低等脊索動物(如魚),終生都保留鰓裂。陸上生活的脊索動物(如爬行類、鳥類、哺乳類),只在胚胎時期出現鰓裂。
1.恐懼貌。
1.指腮。
1.供祭寶物。
1.比賽的場地。
1.一種較輕便的自行車,車把較矮,多供比賽用。根據不同要求分為公路賽車﹑跑道賽車兩種。
2.泛指專供比賽用的車。包括自行車﹑摩托車﹑汽車等。
3.比賽自行車﹑摩托車或汽車的體育運動項目。
1.劃船比賽。多指端陽劃龍船比賽。
1.亦作"賽莈"。
2.酬祭報答。
1.謂祭祀酬神。
1.源于阿拉伯語sayiid。義為"大首領"﹑"王者"。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無子,僅一女法蒂瑪嫁與阿里,從他們之子忽辛(husain)傳下來的后人,被尊為sayiid,表示是伊斯蘭教的"圣裔"。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賽典赤·瞻思丁之名即含此稱。
1.比賽。
1.超過;勝過。
2.如同。
1.元宵節前后,展出各種彩燈,爭奇斗勝,謂之"賽花燈"。
1.舊俗用儀仗﹑鼓樂﹑雜戲迎神像出廟,周游街巷或村莊的酬神活動。
2.指集聚物品評比優劣的集會。
1.謂祭祀酬神。
江蘇鹽城人。原名傅彩云。初居蘇州為妓◇被狀元洪鈞納為妾,隨夫出使俄、德、奧、荷諸國¢鈞死后回上海賣笑為生,取名曹夢蘭◇至天津,改名賽金花。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,與德國軍官有來往。晚年生活潦倒,病死于北平。小說《孽海花》敘有其事。
1.指競技場。
1.祭祀用的酒肴與食器。
1.草蘭的一種,亦名珍珠蘭。
1.花名。
1.榜樣,可以相比的例子。
中國民間傳統體育活動。大多在喜慶節日舉行。比賽用船加以裝飾,形似龍。分青龍、黃龍、白龍等。比賽時,在江、河、湖心樹標,各船在同一起點出發,船上有水手、舵手,并有一人敲鑼鼓指揮。在一定距離內劃船競速奪標,甚為壯觀。各民族賽龍舟的方法和規則略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