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見"鰍鱔"。
1.猶杯酒。
1.尊貴的爵位。
2.尊崇有爵位者。
3.泛指禮器或酒器。
1.尊崇國君。
2.對人父親的敬稱。
1.尊貴的賓客。
2.敬重賓客。
1.對人妻室的敬稱。閫﹐閨門。
1.對人妻室的敬稱。
1.位尊年老。
2.僅指年老。
3.稱年高的長輩﹐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。
4.稱德重年長的高僧。
1.泛指酒器。
1.對他人家屬的敬稱。
1.尊崇禮法。
2.隆重的禮儀?!秶Z.越語下》"王曰'與人奈何?'對曰'卑辭尊禮﹐玩好女樂﹐尊之以名。如此不已﹐又身與之市。'"韋昭注"言當卑約其辭﹑尊重其禮以求平。"一說﹐尊禮﹐撙禮。謂貶抑自己的身份﹐不敢以平等之禮相待。見俞樾《群經平議.國語二》"卑辭尊禮"。
3.敬重而厚待。
1.居尊臨下。猶言統治和管轄。
2.敬詞。猶光臨。多于迎候尊者時用之。
3.舊謂君父來臨。
1.傳說中的古代帝王。
1.向對方表問候之詞。舊時多用于書信。履﹐步履。
1.對人家族的敬稱。
2.對人宅第的敬稱。
1.重要而深秘。
1.崇高的聲名。
2.指帝號。
3.謂稱頌其聲譽。
4.猶大名。對人名字的敬稱。
1.謂尊敬地對待并且明示于人。
2.尊重賢明的人。
3.猶圣明。
4.指圣明之君。
1.尊崇政令。
2.對對方囑托的敬稱。
1.尊崇仰慕。
1.高齡。
2.敬重老年人。
1.在酒樽之前。指酒筵上。
2.尊長之前。書信中的敬詞。
1.指輩分高的親屬。如父母﹑伯叔父母﹑舅父母﹑祖父母﹑外祖父母﹑夫或妻之父母等。參見"尊屬"。
1.謔稱他人的拳頭。
1.尊王攘夷。
1.克制謙讓。
1.尊敬他人。
2.對他人或自己父母的敬稱。
3.泛指長輩。
1.尊崇信任;重用。
1.尊貴榮顯;榮耀;光榮。
1.尊貴的容貌﹐特指佛像﹑神像。
2.稱他人的容貌(超諷刺意味)。
1.對他人妻室的敬稱。
1.尊敬長上。
2.猶尊長。
3.對人父母的敬稱。
1.尊崇推重。
1.尊貴;尊嚴。
1.位高勢盛。
1.尊敬師長;尊敬教師。
2.對老師或他人師傅的敬稱。
3.對道士的敬稱。
1.尊敬師長﹐尊重其所傳之道。
1.盛在尊中的谷物﹐古于夏祭時用之。
1.享受宗廟祭祀。
1.尊介。
1.尊敬地對待和事奉。
1.對人年齡的敬稱。
1.見"尊宿"。
1.尊貴莊嚴。
1.亦作"尊夙"。
2.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。
3.對前輩有重望者的敬稱。
1.尊貴顯達。
1.對他人的敬稱。
1.泛指酒器。
1.對他人母親的敬稱。
1.尊崇王室。春秋時周王室衰微﹐齊桓公﹑晉文公等相繼以"尊王"為名﹐稱霸一時。
2.指尊崇君上。
3.崇尚王道。
1.謂尊崇王室﹐排斥夷狄。春秋時代﹐居于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國家﹐稱其他少數民族為"夷狄"。當時﹐周天子的地位已日趨衰微﹐但名義上仍然是諸侯的共主。齊晉等大國為了爭取諸侯的領導權,在其主持會盟期間﹐都以"尊王室"﹑"攘夷狄"相號召『以后這種正統思想經過敷陳闡發﹐在封建社會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。每當漢民族建立的政權受到異族侵略時﹐統治階級就以"尊王攘夷"作為動員臣民擁護王室﹑團結御敵的口號。《論語.憲問》"晉文公譎而不正﹐齊桓公正而不譎"宋朱熹集注"二公皆諸侯盟主﹐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