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驅除。
〈方〉修理裝飾舊房屋、器物,使像新的把門面油漆一下,見見新。
1.見到星星。
2.謂子女奔父母之喪。語出《禮記.奔喪》"唯父母之喪,見星而行,見星而舍。"
3.謂時間早。
1.現在施行的,現在有效的。
1.現形;顯露原形。
1.相稱許。
2.答應我。
1.俗謂死。
1.猶見面。
1.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應作的事。
1.猶見贈。
1.受到懷疑。
2.懷疑。
1.謂看到正義的事情就去做。
1.見"見義必為"。
1.見"見義勇為"。
1.特殊看待,優遇。
看見不同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。指意志不堅定,喜愛不專一。
1.表達意思。
2.表示心意。
1.現銀,現錢。
1.顯露跡象。
1.得到帝王臨幸。
1.受恩遇,受厚遇。
1.現有的人員。
1.猶見諒。
1.尚存;現今存在。
2.現時;現在。
1.現在佛。三世佛之一。亦用作調侃語。
1.謂至今健在的身體。
1.被責備;責備我。
1.交戰。
1.交戰,對陣。
1.見而知之。指同時代的事,以別于后代對前代事的"聞而知之"。語本《孟子.盡心下》"由堯舜至于湯,五百有余歲。若禹﹑皋陶,則見而知之;若湯,則聞而知之。"
2.謂明見明知,并不隔膜。
3.受到知遇。
4.為人所知。
5.見"見知法"。
1.漢律,吏知他人犯罪而不舉,以故縱論處,謂"見知法"。
1.表明志向。
1.見"見仁見智"。
1.現有的兵卒。
〈書〉見怪;怪罪 招待不周,請勿~。
1.表示約數,指事物數量接近于最小基數"一件"的大約數目。
1.分別,一一分開。
1.每一件;一件件,一樁樁。
1.猶枚舉。一一列舉。
1.文件細目。
1.指事物的數目。
1.指物件的體積大小。
1.物件。泛指成件的東西。
1.縉紳。古代稱官宦或士大夫。侟,通"搢"。
指漢末建安時期曹操、曹丕、曹植和建安七子等人的詩文所體現的慷慨剛健的風格。南朝梁文學批評家劉勰的《文心雕龍》、鐘嶸的《詩品》,都曾加以推崇。唐代陳子昂贊美漢魏風骨”、李白稱譽蓬萊文章建安骨”,都給予高度評價。
1.指漢魏之際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人詩文的剛健遒勁的風格。建安,漢獻帝年號。
〈書〉提出(建議);陳述(主張)。
1.謂建立根基。
1.建議和輔佐。
1.樹立標識。
1.出謀獻策,制定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