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"清理財產﹑核定資金"的省稱。對企業所有的全部財產物資和債權債務進行清點﹑整理和估價,并計算和核定其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。
1.信義。
1.天色陰沉貌。
1.亦作"晨風"。
2.即鹯。
1.陰森可怕的樣子。
1.方言。形容大得驚人。
1.混濁不清貌。
1.使人感到肉麻或令人不舒服的丑話。
1.見"磣可可"。
1.亦作"磣磕磕"。
2.凄慘可怕的樣子。
1.亦作"磣款"。
2.丑樣子。
1.丑事。
1.混沌不清貌。
1.亦作"趻踔"。
2.跳躍貌;跛行貌。
3.獨立特行,與眾不同。
4.迅速滋長。
5.布散貌。 6.滯留,拘泥。 7.猶奔躍。
1.獨行砥厲。
離開故鄉到外謀生立業。
1.惹起災禍;鬧出亂子。
1.突然進來碰見。
1.舊指以算卦相面﹑表演雜耍﹑賣藥治病等為職業,奔走四方以謀生計的活動。
1.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等初起兵時的稱號。
2.勇往直前,敢于開創的人。
勇猛敢于沖殺的將領。常比喻勇猛無畏,敢作敢為的人中國文壇的闖將。
1.在門內引頭而望。
1.奔走四方。
1.惹起事端。
1.探頭窺伺。
1.突然攻入;突破。
1.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高迎祥﹑李自成的稱號。高迎祥率饑民起義時自稱闖王。他犧牲后,所部共推李自成為闖王。又稱李闖王。參閱《明史.流賊傳.李自成》。
1.裝裱書畫時襯在背后的紙或絹。
1.見"襯褡"。
1.亦作"襯搭"。
2.指背心﹑背搭之類貼身內衣。
3.引申為陪伴,搭當。
1.指明代宮廷內臣所穿二色衣的第二層直裰。
1.齋供的飯食。
1.舊俗祭祀時,以三牲為正當供品,而以蜜供﹑月餅相襯,謂之"襯供"。
1.元代儀衛服飾名。
1.施舍給僧道的錢物。襯,通"嚫"。
1.曲詞中在曲律規定的字數之外,為了補足語氣,增加聲情色彩的需要而增加的句子。詳"襯字"。
1.穿在里面的單褲。
1.縫制衣服時襯在里面的布。
1.襯墊鞋子的布。
1.元代儀衛服飾名。襯在裲襠甲里面的長衣。
1.猶填擋。
1.見"襯施錢"。
1.穿在里層的裙子。
1.指一種專供襯在衣服里的絨布。
1.施舍財物給僧道。亦指所施舍的財物。襯,通"嚫"。
1.施舍給僧道的錢物。襯,通"嚫"。
1.順手;趁手。
1.襯托,配襯。
2.謂用文字襯托以求工整貼切。
用另一事物來陪襯或對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藍天襯托著白┰疲用背景襯托主體。
1.穿在外衣里面的單上衣。
襯托映照可惜櫻花沒有葉子襯映|高樓上的彩燈互相襯映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