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即譙樓之鼓,用以報更。樵﹑通"譙"。
1.諂佞﹑浮躁。
2.指諂佞﹑浮躁的人。
1.逢迎﹑詐偽。
1.逢迎拍馬的人。
1.諂媚趨走。
1.方言。指鍋鏟。
1.反而。
2.怎的。
1.指舊社會有權勢的人巧取豪奪田產土地。
1.鏟除﹔革除。
1.滅跡﹐謂隱居。
1.謂隱居。
1.鏟與鋏。泛指武器。
1.沒有鞍轡的馬。鏟﹐通"刬"。
1.鏟除;消滅。
1.足球比賽中﹐運動員用單腳或雙腳沿地面滑動觸球的一種踢球技術動作。
1.搜括。
1.鏟除﹔削平。
1.方言。不強;不好。
1.挖土﹑運土用的一種機器。刮刀刮下的土可以自動裝入斗中運走。也叫鏟運機。
1.鏟鑿刻削。
1.側翼。
1.鏟削芟刈。
1.一種搬運機械。車前部裝有鋼叉﹐可以升降﹐用以搬運貨物。也叫叉車﹑鏟車。
1.切除﹔削平。
1.闡明發揚;宣揚。
1.使幽深隱藏的顯露出來。
1.闡明幽隱﹐抉發精微。
1.使幽深隱微的事物或道理顯露出來。
1.亦作"蕆功"。
2.竣工;完工。
1.見"蕆工"。
1.謂事情辦理完成。
1.沒有鞍轡的光背馬。
1.傷害。
1.破舊貌。
1.即旋覆花。
1.顯赫。
1.過分熱。
1.揚威,顯示威力。
1.亦作"燀耀"。
2.烜赫。
3.光耀。
1.光輝業績。
1.猶囅然。
1.猶翻滾。
1.笑貌。
1.帶有醋味的酒,用熟飯制成。
1.多嘴多舌的奴仆。
1.猶懺度。
1.猶懺悔。陳,自陳己過。
1.懺悔以去除(惡業)。
1.猶懺洗。
1.為死者拜禱懺悔使脫離苦海。度,超度。
1.佛教禮懺的儀制。始于南朝梁武帝蕭衍為妃郗氏制《慈悲道場懺法》。自后有《水懺法》﹑《觀音懺法》﹑《阿彌陀懺法》等。見《釋氏通鑒》卷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