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投合﹐意氣相投。
2.符合。
3.謂結盟﹐結拜。
4.泛指結好。
1.區分;甄別。
2.指品類或類別。
1.依律征發的兵員。
1.猶科派。
1.明代凡制敕有失﹐得封還執奏﹐內外章疏下,則由吏﹑戶﹑禮﹑兵﹑刑﹑工六科給事中參署付部﹐駁正其違誤。科臣參駁稱為"科參"。
1.設科射策。
1.猶考察。
1.官府向民戶征收財物或派勞役。
1.國家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等的科級部門的負責人。
1.亦作"科鈔"。
2.由六科給事中分類抄錄朝廷內外章疏及帝王諭旨﹐參署付部的一種文件。
1.見"科抄"。
1.裸露無蓋飾的車。
1.指科道官。
1.依法懲罰。
1.規程;標準。
1.指科斗書字體。
1.謂超額科征。
判決處罰~徒刑 ㄧ附加刑既可以單獨使用,又可以與主刑合并~。
1.指科道官。
2.指科道兩衙門。
1.明清六科給事中與都察院各道監察御史統稱"科道官"。
1.明清時﹐六科給事中與都察院各道監察御史官署合稱"科道兩衙門"。
1.舊時藝人應邀于喜慶筵宴間演出。
科舉制度考選官吏后備人員時,分科錄取,每科按成績排列等第,叫做科第。
1.同"科甲出身"。
1.猶科配。
1.向百姓征收賦稅。
1.蝌蚪。蛙或蟾蜍的幼體。
2.指科斗文字。
3.指古文經籍。
4.指科斗形營帳。
1.古文經籍。
1.科斗文字。
1.科斗文字。
1.我國古代字體之一。以其筆劃頭圓大尾細長﹐狀似蝌蚪而得名。
2.魏晉以后亦以稱篆文或異于通行隸書的其他古文字。參閱王國維《觀堂集林.科斗文字說》。
1.形狀似蝌蚪的筷子。
1.小蝌蚪。
1.科斗文字。
1.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。
2.戲曲角色的做派﹑做工。
3.猶手段。
1.論處;判決。
1.典當﹑借貸時﹐估量抵押品﹐兌付銀錢。
1.猶征發。謂向民間征集人力和物資。
1.刑罰;處罰。
1.法令;宗教戒律。
2.指科舉取士之法。
1.見"科范"。
1.儀式;規格。
2.亦作"科泛"。指戲曲程式動作。
3.圈套;機謀。
1.用禁令刑律加以防范。
1.向人示意的動作﹐行為。
2.猶科派。
3.科舉中式之年分。
1.猶科派。
1.蠶桑工具之一種。用于砍除桑樹繁枝。
1.指關于征發賦役的規章。
1.科舉制度中﹐府州縣舉薦人才進入國子監習業﹐謂之"科貢"◇亦泛指科舉。
2.指貢生。
1.修剪枝蔓﹐芟除蕪穢。
1.謂差役派遣。
1.科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