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猶牽引。拉,拉住。
1.性質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合成的書。筆記雜著多取此名。筆記雜著多取此名。如唐馮翊有《桂苑叢談》,宋蔡絳有《鐵圍山叢談》,清徐釚有《詞苑叢談》。
2.雜談。
1.古今名帖匯編之稱。相傳始于南唐《澄清堂帖》。
1.猶埋葬。
1.繁多,堆積。
1.多而雜。
1.茂密;茂密之處,借指棲息之所。
2.形容豐富多采。
1.多而雜。
1.叢生之物。指蘆荻之類的植物。蘆荻之類的植物,聚集在一起生長,故稱。
1.繁多瑣碎。
1.猶九霄。
1.茂密的小竹林。
1.猶群芳。
1.謂多而互相緊靠。
1.謂(草木)茂密相互遮蔽。
1.密集,堆集。
1.古時測風所用。以玉石為之,懸于檐下,風吹動則相觸成聲。也稱"風馬"◇改用銅鐵,稱"鐵馬"。唐李賀《有所思》詩"鴉鴉向曉鳴森木﹐風過池塘響叢玉。"一說叢玉指竹。
1.聚集生長。
1.謂怨恨叢集。
1.聚集的云。
2.指虞舜所作《卿云歌》。語本《尚書大傳》卷一下"俊乿百工相和而歌《卿云》……于時八風循通,卿云藂藂。"藂,同"叢"。
1.羅列分布。
1.謂亂葬的墳場。
2.許多尸體合葬在一起。
1.指野戰。
1.猶叢生。
1.茂密。
1.繁復。
1.叢生滋長。
1.歡樂的心情。
1.心緒。
1.水流聲。
1.猶琮琤。玉相碰擊聲。亦以形容水流相激聲。
1.流水聲。
2.樂器聲。
1.指瀑布。
1.水流貌。
1.猶淙鑿。
1.流泉。
1.沖擊,侵蝕。
1.水流相激聲。
1.玉制禮器。亦指珍貴的物品。
1.象聲詞。
1.象聲詞。
1.琮與璜,皆廟堂玉器。
2.比喻德才或文辭之美。
1.玉璽,皇帝或皇后的印。
1.疾流貌。
1.雨水急降貌。
1.水流聲。
1.急流。
1.會合的水流。
1.水疾流而下。
1.秦漢時西南少數民族巴人作為賦稅交納的布匹。
1.古代西南少數民族作為賦稅交納的貨物。往往是當地所出特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