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觸動感情;動情。
1.負責治磬的官員。
1.亦作"磬管"。
2.兩種古樂器名。
1.見"磬筦"。
1.干凈無余。磬,通"罄"。
1.掛磬的架子。
1.本指咳嗽。引申為談笑。磬,通"謦"。
1.縱馬和止馬。泛指馭馬。
1.見"磬口梅"。
1.臘梅品種之一。
1.獻給神佛的錢。因投入銅磬中,故名。
1.負責治磬的官員。
1.兩種古樂器名。亦泛指樂器。
1.玉磬的光采。借指人的容顏。
1.擊磬的聲音。
2.指代將帥。
1.古樂官名。
1.適宜制磬的美石。
2.寺院中用以召集眾僧的鳴器。
3.山名。在今安徽省靈壁縣北。
1.磬的創造者無句氏的別稱。
1.古人名。掌教擊磬鐘等樂器,相傳名襄,故稱。因避世出居海邊。事見《論語.微子》。
1.吊死。
2.空無所有。磬,通"罄"。
1.形狀曲折的池。
彎腰如磬狀,表示恭敬磬折辭主人|西門豹簪筆磬折,向河立。
1.見"磬鐘"。
1.方言。剛才。
1.猶言罄竹難書。
1.所有地區。
1.猶匱乏。
1.空竭;匱乏。多指財物。
2.竭盡;用盡。
3.盡心竭力。
1.全盡無馀。
1.猶席卷。
1.全部絕滅或死亡。
1.盡空。多指財物。
1.語出《詩.鄭風.大叔于田》"叔善射忌﹐又良御忌﹐抑磬控忌﹐抑縱送忌。"毛傳"騁馬曰磬﹐止馬曰控。"指馳馬與控馬。
1.罄竭匱乏。
1.貧乏至極。
1.充分表白。
1.精光﹐蕩然無存。
1.猶全境。
1.把山上的樹木全部采光。比喻殘酷剝削。
1.完全獻出。
1.盡述﹐全部說出。
1.猶傾吐。
1.竭盡囊中所有。
1.形容一無所有。
1.猶言整個世界。
1.同"磬折"。
2.罄,通"磬"。曲躬如磬﹐表示謙恭。
3.罄,通"磬"。表示不得志。
4.罄,通"磬"。猶屈從。
1.極言事實之多﹐難以盡載。常指罪惡。《舊唐書.李密傳》載密作書移郡縣,數隋煬帝十罪,且曰"罄南山之竹,書罪未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。"
1.腳步。
1.象聲詞。足踏地聲。
1.形容腳步聲。
2.喜貌。
3.空無所有或稀少的樣子。
1.空谷中的行人之聲。常比喻難得的音信﹑言論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