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形容非常掛念,很不放心你快寫封信回去,省得她牽腸掛肚。
又稱非洲鴕鳥”。鳥綱,鴕鳥科?,F存最大的鳥。雄鳥身高2~3米,體重平均50千克。頭小,頸部長。足強壯,具兩趾和肉墊,善奔跑。翼退化,不能飛。經馴化和訓練,可供人騎坐及表演。
指回避現實的一種政策。據說鴕鳥被追急的時候,就把頭鉆進沙土里,認為自己看不見,就不會有危險。該名詞最早出現在1891年9月1日英國的《樸爾摩爾新聞》上。
1.欺騙。
1.人的背部向后拱起。
1.蹉跎;光陰虛度。
1.駝背的男子。
1.駝背的人。
1.像飲酒后臉上泛現的紅色。
1.即酥酡。
1.飲酒臉紅貌。亦泛指臉紅。
1.香木名。即伽南香。與沉香同類。
1.勾引;誘惑。
1.亦作"槖筆"。
2.古代書史小吏,手持囊橐,簪筆于頭,侍立于帝王大臣左右,以備隨時記事,稱@持橐簪筆,簡稱"橐筆"。語本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"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十年。"顏師古注引張晏曰"橐,契囊也。近臣負橐簪筆,從備顧問,或有所紀也。"元馬祖?!蹲鄬εd圣殿后》詩"侍臣橐筆皆鹓鳳,御士櫜弓盡虎羆。"清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一"自淀園被毀,昔日天潢授簡之區(qū),鄒枚橐筆之舍,瑤瓦芝楣,鞠為茂草。"后亦以指文士的筆墨耕耘。
1.同"橐駝"。
1.背負行囊。
1.地名。今作柘皋,在安徽省巢湖市境。
1.謂收入囊橐之中。
1.同"櫜甲束兵"。
1.亦作"槖奸"。
2.藏奸。
1.亦作"槖金"。
2.囊中之金。
1.猶同伙。
1.盛糧食的口袋。語本《詩.大雅.公劉》"乃裹糇糧,于橐于囊。"鄭玄箋"乃裹糧食于橐囊之中。"
1.見"槖泉宮"。
1.秦宮殿名。
1.行囊。
1.同"橐駝"。
1.同"槖駝"。
1.多竅穴的土。
即駱駝”其奇畜則橐駝。
1.指高明的栽培技藝。典出唐柳宗元《種樹郭橐駝傳》。
1.亦作"槖槖"。
2.象聲詞。多狀硬物連續(xù)碰擊聲。
1.款冬花的別名。
1.婉轉和諧。
1.秀麗;優(yōu)美。
婉轉的言辭,委婉的話婉言勸止|婉言謝絕。
1.美麗。
1.美好的儀態(tài)。
2.女官名。
1.柔美貌。
1.亦作"婉瘱"。
2.溫順嫻靜。
1.見"婉嫕"。
1.和悅。
①婉轉含蓄婉約其辭|其為詩,清新婉約。②柔美容色婉約|書法婉約流利。
1.恭順和悅。
1.婉轉曲折。
1.猶哀怨。
1.猶惆悵。
1.悲傷,悲痛。
1.嘆惜悲痛。
1.悵嘆驚愕。
1.怨恨憤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