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擯棄。
也作活靈活現”。生動逼真,活像真的說得活龍活現|人們活靈活現地傳說著當年的英雄事跡。
1.形容健壯有活力。
1.猶機靈。
1.即慈烏。又名慈鴉。烏鴉的一種。因其饑不得食時往往食砂石,后因以比喻貪食之人。
1.活動;不固執。
把活人埋起來弄死。
1.烏賊的別名。
1.亦作"河埠"。
2.步,通"埠"∮流中船舶停靠處或渡口。
1.貯放漕運物資的公倉。
1.猶河運。
2.清代河道總督與漕運總督的并稱。
3.指治理河道工程和漕運。
1.大河旁出的小河。
大河旁出的小河。
1.指鉛。道士煉丹的原料。
2.即紫河車。中藥"人胞"的別名。
1.江河流水湍急處。
2.方言。小河。
1.黃河出現河圖。《易.系辭上》"河出圖﹐洛出書﹐圣人則之。"后以"河出圖"為吉祥的征兆。
大小河流的統稱。
河流兩岸之間容水的部分。也叫河槽或河身。
1.見"河堤"。
1.栗的別稱。晉王李克用于唐末任河東節度使時,曾以栗食軍,故稱。
1.指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寓言《三戒》。宗元,河東人,世稱柳河東。
1.語本《漢書.張安世傳》"上行幸河東,嘗亡書三篋,詔問莫能知,唯安世識之,具作其事◇購求得書,以相校無所遺失。"后指亡失的書籍。
1.見"河東獅子吼"。
1.宋洪邁《容齋三筆.陳季常》"陳憊字季常……自稱'龍丘先生',又曰'方山子'∶賓客,喜畜聲妓,然其妻柳氏絶兇妒,故東坡有詩云'龍丘居士亦可憐,談空說有夜不眠■聞河東師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'"按,河東是柳姓的郡望,暗指陳妻柳氏;師(獅)子吼,佛家以喻威嚴,陳憊好談佛,故東坡借佛家語以戲之◇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發怒,并借以嘲笑懼內的人。
別集名。唐代柳宗元著,劉禹錫編。宋人有各種注本。明代蔣之翹輯注《柳河東集》,評注較詳。
1.詞牌名。雙調四十九字。本唐教坊曲名。
①防止河流水患的工作。特指黃河的河防~工程。②指黃河的軍事防御~部隊丨~主力。
做肥料用的江河、湖泊或池塘中的淤泥。
1.黃河與汾水的并稱。亦指山西省西南部地區。
2.隋代王通設教河汾之間,受業者達千馀人。見《新唐書.隱逸傳.王績》◇以"河汾"指稱王通及其學術流派。
1.即馮夷。因系河神,故稱。
1.指河流兩岸之間的寬度。
1.泛指河流﹑港汊。
2.江河沿岸的港口。如長江之南通﹑蕪湖﹑九江等。
1.神話傳說中河神居住的宮殿。
小水道。
1.亦作"河皷"。
2.星名。屬牛宿,在牽牛之北。一說即牽牛。
1.見"河鼓"。
1.河流和關隘。
中國以水資源開發利用為重點,包括理工文管的多科性綜合大學。校址在南京。創建于1915年,初名河海工程專門學校,后一度并入中央大學(后改名南京大學)。1952年重新組建,稱華東水利學院,1985年改現名。設有水力發電工程、航運及海洋工程、水資源水文等系,另在常州設有機械學院。
1.黃河﹑漢水﹑長江與淮河的合稱。比喻胸懷寬廣。
1.河邊。語本《詩.王風.葛藟》"綿綿葛藟,在河之滸。"
1.黃河與華山的并稱。
1.亦作"河隍"。
2.黃河與湟水的并稱。亦指河湟兩水之間的地區。
1.古歌名。春秋趙女娟所作。
1.見"河濟"。
1.古指黃河流域冀州一帶。
1.古代神話傳說人物玄俗的別稱。
2.指漢河間獻王劉德。
3.指金代名醫劉完素。劉系河間人,故稱。
4.指清代學者﹑文學家紀昀。紀系河間人,故稱。
5.見"河間婦"。
1.草名。
1.傳說中的黃河之神。
1.成臺階狀或斜坡狀的河岸。
河流流入海洋、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地方。
1.哺乳動物。體肥胖,后肢發達,毛長而密。穴居森林地區河邊,善游泳,以樹皮及草木植物為食。雄性能分泌河貍香。主要分布在蘇聯和北美洲,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蒙古人民共和國邊境地區亦產。毛皮與河貍香均極為珍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