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猶伴侶,伙伴。
1.清詞人陳維崧與朱彝尊的并稱。
1.宿草之根﹔多年生草之根。
1.述說情況。
唐代文學家。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屬四川)人。開耀年間進士。任右拾遺,世稱陳拾遺。曾從軍邊塞◇解官回鄉(xiāng),被人誣陷,死于獄中。提倡漢魏風骨,反對齊梁以來綺麗詩風,是唐詩革新的先驅(qū)。所作《感遇》、《登幽州臺歌》等詩,風格沉郁剛健。有《陳伯玉集》。
1.封建時代臣下向君王進言﹑上書。
1.陳設(shè)俎豆。意謂會盟﹐止息干戈。
九段圍棋手。上海人。七歲拜名手顧水如為師學棋。60年代初入選國家圍棋集訓隊。1963年受先戰(zhàn)勝日本杉內(nèi)雅男九段,創(chuàng)中國棋手勝日本九段的紀錄。1965年在分先條件下戰(zhàn)勝日本巖田達明九段。1964-1974年間三次獲全國冠軍。1982年晉升九段。擅長中國流”布局。著有傳記文學《超越自我》。
1.《漢書.游俠傳.陳遵》﹕"遵耆酒﹐每大飲﹐賓客滿堂﹐輒關(guān)門﹐取客車轄投井中﹐雖有急﹐終不得去。"后遂用"陳遵投轄"為好客留賓的典故。
1.見"陳遵投轄"。
1.帝王親筆。
1.皇帝的車駕。
1.帝王的恩寵。
1.帝位的承傳。
1.帝王的仁慈﹑恩德。
1.謂皇帝的聽聞。
2.借指皇帝的心思﹑主意。
1.皇帝的裁決﹑決斷。
1.帝王的恩澤﹑恩寵。
1.宮門。
1.帝王所作的詩歌。
1.喻指皇宮『,銀漢。
1.帝王的墨跡。
1.皇帝的眷懷。
1.君命;皇帝的詔旨。渙,渙汗。指帝王的號令。
1.即北極星。
2.借指帝王。
3.比喻帝位。
1.帝王的車駕。
1.謂皇帝審閱,鑒察。
1.帝王所居宮殿的臺階。用以借稱帝廷。
1.帝王的思慮﹑判斷。亦借指帝王。
1.帝王的殷切關(guān)注。
1.京城,帝都。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五本第二折"闌干倚徧盼才郎﹐莫戀宸京黃四娘。"因系帝王所居處,亦以借稱皇帝。
1.喻皇帝。
1.指帝王居住。
2.帝王居住之所。
3.指帝位。
4.借指帝王。
1.帝王的恩寵﹑關(guān)懷。
1.猶御筆。帝王的文章﹑墨跡。古人認為奎宿主文章,故稱。
1.舊指承天應運而在位的帝王。
1.帝王之冠。借指帝王。
1.宮內(nèi)的甬道。
1.帝王的思慮謀劃。
1.遭遇不好;遇事不利。猶倒霉。
2.轉(zhuǎn)運,指貨物運到某地后再轉(zhuǎn)往他處。
3.指把貨物從甲地運到乙地出賣,再把乙地貨物運到甲地出賣的牟利活動。
1.唐宋婦女眉妝式樣之一。
2.花瓣一般近萼處色深,至瓣尖漸淺。若近萼處色淺,至其末反深者,稱為倒暈。
1.頭下腳上地摔倒。
2.把自己的錯誤﹑罪行反過來推在揭發(fā)人身上。
1.形容頭下腳上地摔倒的樣子。
1.倒臥車中。亦謂沉醉之態(tài)。
1.亦作"倒置干戈"。亦作"倒戢干戈"。
2.倒著藏放兵器,表示不再打仗。
1.索回受賄或盜竊得來的財物。
1.指時運不濟,倒霉。語本漢揚雄《太玄經(jīng).灶》"灶滅其火,惟家之禍。"
1.換宅;搬家。
1.見"倒杖策"。
1.倒持所拄之杖及馬鞭,喻心神恍惚而行動錯亂。
1.見"倒帳"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