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大鵬飛騰。
1.立錐形。
1.前尖如錐的陣形。
1.指蘇秦以錐刺股﹑發奮夜讀。事見《戰國策.秦策一》。
語出《莊子·秋水》是直用管窺天,用錐指地,不亦小乎。”后用錐指”比喻見知淺小。
1.尖端銳利的用來鉆孔的工具。
1.鳥名。
1.陡岸,險岸。
1.見"墜凳"。
1.亦作"墜蹬"。亦作"墜鐙"。
2.向下拉正馬鐙,侍候尊長上馬。亦表示對人敬仰,甘執賤役之意。
1.見"墜凳"。
1.物體落地。
2.衰落;喪失。
3.指嬰兒剛生下來。
1.指已廢亡的典章制度。
1.見"墜琴"。
1.《后漢書.皇后紀上.光武郭皇后紀論》"愛升,則天下不足容其高;歡隊,故九服無所逃其命。"隊,同"墜"。本謂失去寵愛◇因稱夫妻離而復合為"墜歡重拾"或以"墜歡"稱往日的歡樂。
1.指飛機等落下來毀壞。
1.見"墜茵落混"。
1.墜馬髻的省稱。
1.置于末尾;吊在下面。
2.吊在下面的東西。多指裝飾物。
3.猶累贅。
1.謂流淚。
1.落日,西下的夕陽。以喻衰落。
1.墜履。
1.指傾敗的歷數綱紀。
1.跳樓自殺。
1.漢賈誼《新書.諭誠》"昔楚昭王與吳人戰,楚軍敗,昭王走,履決,背而行,失之。行三十步,復旋取履。及至于隋,左右問曰'王何曾惜一踦履乎?'昭王曰'楚國雖貧,豈愛一踦履哉!思與偕反也。'自是之后,楚國之俗無相棄者。"后因以"墜履"為不輕易遺棄舊物或故物失而復得之典。
1.下落;掉落。
2.衰敗;沒落。
1.即墮馬髻。
1.猶墜馬髻。
1.亦稱"墜胡"。亦稱"墜子"。
2.拉弦樂器。有指板,相傳由三弦改制而成,形狀與小三弦相似。
1.失去;廢弛。
1.墮胎,人工流產。
1.即落體。因受重力作用由空中落下的物體。
1.指落月。傳說月中有玉兔,故稱。
1.猶喪失。
1.擔擾恐懼;痛心。
1.隕星,隕石。
1.《書.五子之歌》"荒墜厥緒,覆宗絶祀。"孔傳"太康失其業以取亡。"后以"墜緒"指行將斷絕的皇統。
2.指行將絕滅的學說。
1.湮沒亡失。
1.失言。
1.猶墜緒。
1.失落;散失。
1.亦作"墮混飄茵"。亦作"墜混飄茵"。
2.喻人之境遇高下懸殊。茵,墊褥;溷,廁所。語本《梁書.儒林傳.范縝》"子良精信釋教,而縝盛稱無佛。子良問曰'君不信因果,世間何得有富貴,何得有賤貧?'縝答曰'人之生譬如一樹花,同發一枝,俱開一蒂,隨風而墮,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,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混之側。墜茵席者,殿下是也;落糞混者,下官是也。貴賤雖復殊途,因果竟在何處?'"
1.落入深淵。謂使陷入困境或受害。
1.墮甑。謂錯謬已鑄,后悔無益;或事已過去,不值得置意。
1.姬妾的別稱。
1.指用以牽制敵方兵力的軍隊。
1.連綴雜彩以為緣邊。
1.撰寫文章。
2.贅辭,多余的文辭。
1.謂聯絡親族感情。
1.連綴組合。
1.見"綴輯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