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神山名。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。
也作金玉之言”。像黃金與美玉那樣寶貴的教誨和勸告金玉良言,終身難忘。
1.極言財富之多。
2.引申為稱譽才學美富。
1.比喻外表華美而內質破敗。
1.喻他人聲音或詩文優美動人。
1.指富貴人家的廳堂。
2.指天堂。
1.同"金石良言"。
1.見"金碗"。
1.美圓﹐美金。
20世紀初期美國推行的外交政策。即以金元代替槍彈,故名。當時美國主要在拉丁美洲地區推行這一政策。以資本輸出為基本原則,以貸款為條件干涉他國內政。
1.寺中園圃。
國民黨政府在1948年發行的一種紙幣。
1.金國的別稱。
1.刻在金版上的符信。
1.道教煉丹術中內丹名。傳說用以煉金﹐服之長生。
1.鑲金的管樂器。
2.金鑰匙。
3.道教指舌。
1.古代儀仗用的金色大斧。
1.《莊子.大宗師》﹕"今之大冶鑄金﹐金踴躍曰'我且必為鏌铘'﹐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。今一犯人之形﹐而曰'人耳人耳',夫造化者必以為不祥之人。"王先謙集解﹕"偶成為人﹐遂欣愛鄭重﹐以為異于眾物﹐則造化亦必以為不祥。"后以"金躍"指不順從自然造化。
1.見"金蕊"。
1.見"金碗"。
1.謂金德當運的王朝。五行家用五德終始比附歷史上各王朝命運的興亡更替﹐殷以金德王﹐故亦以指殷朝。
1.金色的光暈。
1.指箭。
1.指古人入殮時塞于耳鼻等處的棗形黃金。
1.道士煉丹用的灶。
1.黃金和絲織品。泛指金銀財物。
1.指鳥籠。
1.亦作"金籯"。
2.儲存黃金的竹器。語出《漢書.韋賢傳》﹕"故鄒魯諺曰﹕遺子黃金滿粂﹐不如一經。"顏師古注引如淳曰﹕"粂﹐竹器﹐受三四斗"。
1.首飾名。
1.亦作"金瑆"。
2.酒杯的美稱。
1.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。葉子互生﹐披針形﹐頭狀花序﹐花冠乳黃色或橘紅色。全草和花可入藥﹐有利尿﹑發汗﹑興奮﹑通經等作用。又稱金盞菊。
1.金盞花。
1.漢時金日磾﹑張安世二人的并稱。二氏子孫相繼﹐七世榮顯◇因用為顯宦的代稱。
1.漢顯宦金日磾﹑張安世的居處。常用以泛指權貴館舍。
1.漢時﹐金日磾﹑張安世并為顯宦。許廣漢為宣帝許皇后之父。史指史恭及其長子史高。恭為宣帝祖母史良娣之兄。宣帝即位﹐恭已死﹐封高為樂陵侯。許史兩家皆極寵貴◇因以此四姓并稱﹐借指權門貴族。
1.金質的官印。一說﹐銅印。因以指代官宦仕途。
2.古代高級官員的官服。
1.指華麗的詩文。
1.見"金印紫綬"。
1.銅制的仙人手掌。為漢武帝作承露盤擎盤之用。
2.喻帝王提拔。
1.指精美的床帳或帷帳。
2.特指古代一些游牧民族可汗所居之帳房。
1.金色的障扇。帝王臨朝或出巡的儀仗。
1.謂如金玉之明美。
1.如金之堅貞。
①〈書〉縫紉、刺繡用的金屬針。②針灸用的針,古時多用金、銀或鐵制成,現在多用不銹鋼制成。參看〖毫針〗。③用做食物的金針菜的花。
1.核實。
2.喻舉用人才。
1.全世界的人都知道。形容非常著名。
〈書〉發動武裝暴動。
1.舉手齊額﹐表示喜悅慶幸。
1.謂舉手加額﹐以相慶賀。
1.抬頭。
2.被薦舉者中居首位的;科舉考試的第一名。
3.檢舉﹐告發。
4.首領。
1.抬頭仰望。謂期待殷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