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簽字畫押。
1.舊時稱奴仆的女兒為婢者。
1.見"家生婢"。
1.舊時稱奴婢所生子女仍為奴者。
1.見"家生孩兒"。
1.舊時稱奴婢所生子女仍為奴者。
1.亦作"家中哨"。亦作"家生肖"。
2.詈詞。猶言家盜內賊。哨即"哨子",義同騙子。多見于元曲。
1.見"家生哨"。
1.舊稱奴婢在主家所生的子女。
1.家族世傳的聲名美譽。
1.賦閑,不食公家俸祿。
2.家中之食。
1.指史家一姓父子先后著述之史書。
2.記載家族世系興衰的史著,包括家傳﹑家譜等﹑盛行于六朝。
3.指一個家庭的歷史。
〈書〉家庭的世系;門第。
①家庭;家眷(有時專指妻子)無~之累ㄧ已有~。②〈書〉房舍;住宅。
家信代寫~。
1.對人稱自己的叔父為家叔。
1.家種的菜。亦指自家烹制的菜。
1.家傳的方術。
1.家法傳統;流派風格。多用于詩﹑文﹑技藝等。
2.技法;手段。
1.指先秦大夫祿田的粟米。
2.指自己家中的糧食。
1.謂帝王把國家作為自己一家的私產,世代相傳。語本《禮記.禮運》"今大道既隱,天下為家。"鄭玄注"傳位于子。"
2.指天下統一。
1.同"家庭"。
以婚姻和血統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單位,包括父母、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親屬在內。
1.受聘在家中授課的教師。
1.見"家僮"。
1.亦作"家童"。
2.舊時對私家奴仆的統稱。
1.方言。量詞。用于人。一個人叫一家頭。
1.猶家徒四壁。
家里只有四堵墻。形容十分貧窮。也說家徒壁立。
1.見"家涂"。
1.家信。
2.謂在家中問學,非正式從師求學。參見"室學"。
1.謂家中貧乏,存糧極少。
1.指家中日常勞動。
2.指家中日常事務,常指家庭糾紛等。
1.自己家中的東西。
1.家中的奴仆。
1.方言。指神主牌。
1.家家弦歌,戶戶吟誦。謂流傳極其廣泛。
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。
1.上古時期卿大夫家中的管家。
2.泛指臣仆。
1.內訌。巷,通"哄"。《楚辭.離騷》"不顧難以圖后兮,五子用失乎家巷。"王念孫《讀書雜志馀編.楚辭》"巷,讀《孟子》'鄒與魯哄'之'哄'。劉熙曰'哄,構也。構兵以斗也。'五子作亂,故云家哄。"一說即閭巷,見《楚辭》王逸注。
妻子和兒女,有時專指妻子丟下~無人照料 ㄧ未娶~。
1.居家的品行。
謙辭,對人稱自己的哥哥。
人類為了經濟或其他目的而馴養的獸類,如豬、牛、羊、馬、駱駝、家兔、貓、狗等。
1.家業。
1.家長在立身處世為學等方面對子孫的教誨。
2.指《顏氏家訓》。
〈書〉謙辭,對人稱自己的父親。
1.亦作"家燕"。
2.家人相聚宴飲。
3.私人所設的宴席,對國宴﹑公宴而言。
1.鵝的別名。
人工飼養(區別于‘野生 ’)。
1.一家應該承擔的徭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