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名門豪族。
1.古代傳說中身上生羽毛的人。
1.古代傳說中的國名,其民生羽翼。
1.指粗衣。
1.以翠羽為飾的佩帶。
1.以羽毛制作的披肩。為神仙或道士所用。
1.以羽毛為飾的旗幟。
1.鳥獸的毛皮。
1.羽林軍的騎兵。
1.翠羽裝飾的旌旗。
1.傳說中的瀛洲石磬,因輕而鳴。
1.亦作"羽x"。
2.羽山之谷。以產翟著稱。
1.猶羽族。
1.古官名。
2.神話中的飛仙。
3.道家學仙,因稱道士為羽人。
1.禽類腹部和背部的絨毛。特指經過加工處理的鴨﹑鵝等的羽毛。
1.一種薄的紡織品。用棉與毛或絲等混合織成,多用來做衣服襯里。
1.羽制的扇形物。古代用為棺飾。柩車行,人持行兩旁以障柩車。
2.帝王儀衛中的掌扇。
1.山名。舜殺鯀之處。
長羽毛制成的扇子羽扇綸巾。
1.指東晉吳猛以白羽扇畫水渡江的傳說。
1.《晉書.顧榮傳》載廣陵相陳敏反,渡江據州,榮等潛謀起兵攻敏。榮廢橋斂舟于南岸,敏率萬余人出,不獲濟,榮麾以羽扇,其眾潰散◇因以"羽扇揮兵"為從容指揮﹑克敵制勝的典實。
1.見"羽扇揮兵"。
1.《太平御覽》卷七○二引晉裴啟《語林》"諸葛武侯與宣王在渭濱將戰,武侯乘素輿,葛巾,白羽扇,指揮三軍。"后因以"羽扇綸巾"謂大將指揮若定瀟灑從容。
1.謂注酒于觴,浮于流水,隨波傳送。為古代上巳日游宴之俗。
1.羽衣。道士所服。
2.即《霓裳羽衣曲》。
1.南方朱鳥。
1.指鳥類。
2.猶羽流。泛指道士。
1.帝王的衛隊和儀仗。
1.古代一種文舞,舞者執羽。
1.指鳥類。
2.指車飾﹑旌旗之屬。
即羽書賀蘭山下陣如云,羽檄交馳日夕聞。
1.《楚辭.遠游》"仍羽人于丹丘兮,留不死之舊鄉。"后以"羽鄉"指仙鄉。
1.首翼色青的鸞鳥。
1.以羽毛織成的衣服。
2.常稱道士或神仙所著衣為羽衣。
3.道士的代稱。
4.指輕盈的衣衫。
5.指《霓裳羽衣曲》。
1.《易.漸》"鴻漸于陸;其羽可用為儀。"孔穎達疏"處高而能不以位自累,則其羽可用為物之儀表,可貴可法也。"后因以"羽儀"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,被人尊重或堪為楷模。
2.猶翼翅。
3.引申為輔翼。
4.儀仗中以羽毛裝飾的旌旗之類。
5.指帝王衛隊。
1.指船。鹢,一種像鷺鶿的水鳥,能高飛。古代常畫鹢鳥于船首以期迅捷,故以"羽鹢"為船的代稱。
1.見"羽翼已成"。
1.喻力量已經具備。
1.池潭名。傳說鯀死后化黃熊處。
1.古代祭祀或宴饗時舞者所持的舞具和樂器。羽,指雉羽。鑰,一種編組多管樂器。
1.翟羽所制的舞具。
1.指禁軍儀仗。
1.以翠羽為飾之帳。
1.即羽觴。
1.以鳥羽為飾的旌旗之屬。
1.指緊急奏章。
1.指鳥類。
1.指箭。
1.見"羽畎"。
1.雨色云氣。
1.指男女情愛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