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見"磨劫"。
1.梵語的音譯。古印度最小的計時單位,本指婦女紡績一尋線所用的時間,但一般用來表示時間之極短者,如一瞬間。
1.象聲詞。
1.猶言在在處處。
1.猶剎那。極短的時間。
1.即殺手锏。锏術中的絕招◇用以比喻最厲害的一手。
1.佛寺。
1.佛教語。田土;國土。
1.佛教語。指塔頂的相輪。
2.佛教語。指寺前的幡竿。
1.沙袋。戰時堆積起來作掩蔽體。亦用于防洪﹑防火等。
1.裝著砂的袋子。一種體育訓練器具。
1.帶刺的話。
1.礦工。
1.蟲名。
1.丹砂和水銀。道教用以煉丹的原料。
1.陶質器皿。
1.用粘土為原料燒制成的鍋。
1.見"砂鍋砸蒜"。
1.砂鍋易碎,在它里面砸蒜只能一下。比喻事情只能干一次。
1.方言。即地瓜。
1.用粘土為原料燒制成的陶質壺類之一。
1.土壤中的石灰質結核體。主要由碳酸鈣和土粒結合而成,不透水,大的呈塊狀,小的顆粒狀。華北﹑西北地區常見。
1.砂粒。
1.劣質的小銅錢。
1.從砂子里淘出黃金。比喻從大量材料中選取精華。
1.細碎的小石子。
1.古代盥洗用具。
1.陶罐。
1.沙漠。
2.沙灘。
1.從砂礦中流出的泉水。
1.沙質的土壤。
1.砂土和石子。
1.一種野鼠。
1.用錫和鉛的合金所制的錢。
1.甘蔗煎熬而成的顆粒狀的糖。又稱沙糖。亦泛指糖。
1.一種糖制的魚形兒童玩具。
1.礦物名。煉鐵的上等原料。
1.像砂一樣的鹽。
1.眼的一種慢性傳染病,病原體是一種病毒。癥狀是瞼結膜充血,表面粗糙,狀似沙粒,逐漸結疤,引起眼瞼內翻倒睫,嚴重影響視力。
2.鑄件表面或內部因有氣體或雜質等而形成的孔眼。
1.細小的石粒。
1.吵啞。謂嗓音低沉而不圓潤。
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多生于潮濕地區或河邊沙地。莖直立,三棱形。葉細長,深綠色,質硬有光澤。夏季開穗狀小花,赤褐色。地下有細長的匍匐莖,并有褐色膨大塊莖。塊莖稱"香附子",可供藥用。
1.擅自作為;擅自施行。
1.謂擅長某種學業。
1.禪讓。擅﹐通"禪"。
1.獨攬朝政。
1.專斷。
1.獨斷專行。
1.專權放肆。
1.亦作"樿旁"。
2.棺材。
1.見"樿傍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