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鑰,古代管樂器。寓言故事,有個生來就眼睛瞎的人,不知道太陽的樣子。有人告訴他太陽光像蠟燭,他摸了摸蠟燭,后來摸到鑰,也以為是太陽。見宋蘇軾《日喻》◇以"捫鑰"喻瞎說一氣。
1.謂王朝正統發生偽變。
1.朝廷對京官定期以外的考察。
1.猶偽朝。
1.指設置閏月的方法。
1.指農歷一年和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相比所多馀的時日。
1.即變宮。五音惟宮征有變。
1.舊時指附于正集之后的僧﹑道﹑婦女等人的作品匯集。
1.謂繼承馀緒。
又稱跳秒”。為調整原子時與世界時兩者的差異,將標準時刻增加或減少的1秒,常稱正閏秒或負閏秒。由于地球自轉不均勻而導致兩種時間不同步,通過閏秒以解決這一矛盾。
歷法術語之一。如公歷中有閏日和夏歷中有閏月的年。公歷閏年的2月為29天,全年366天。夏歷閏年有十三個月,全年384天或385天。
1.指閏九月。
為調整歷年(歷月)長度,使之接近回歸年(朔望月)而增加的一日。儒略歷每四年增加一個閏日。公歷中,每四百年共置九十七個閏日。伊斯蘭歷每三十年為一個閏周,增加十一個閏日,規定在每周的2、5、7、10、13、16、18、21、24、26、29等年的12月末置閏日。
1.指官吏在正途以外的提升。
1.農歷三年一閏,五年再閏,再閏稱為閏雙。
1.偽統治者。
1.非正統的帝位。
1.增多;增加。
1.漢語方言中所有而注音字母所缺的聲和韻。
1.農歷一年和一回歸年相比所多馀的時日。
2.指閏月。
3.指增添。
1.猶亂世。舊指運數不正常的時世。
1.即變征。詳"閏宮"。
1.《隋書.鄭譯傳》"上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,高飃戲謂譯曰'筆干。'譯答曰'出為方岳,杖策言歸,不得一錢,何以潤筆。'"唐宋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,例奉潤筆物◇泛指付給作詩文書畫之人的報酬。
1.金錢花的別名。
1.猶潤筆資。
1.指由翰林學士升任的執政大臣。
1.指付給作詩文書畫的人的報酬。
1.謂虛浮不實之辭。
1.林木茂盛貌。
1.嬌嫩﹑豐滿貌。
1.潤色修改。
1.舊指為人作詩文書畫所定的報酬標準。
1.滋潤涵養。
1.潤筆。
1.濕潤滑溜。
2.加油脂等以減少物體之間的摩擦,使物體便于運動。
石油產品的一大類。能減少機械摩擦的油狀液體。亦具有冷卻、防護、密封、絕緣、清洗雜質等作用。由石油經減壓蒸餾和脫蠟精制而得。按應用分內燃機油、齒輪油、液壓油等。質量由黏度、凝點等指標決定。
俗稱黃油”。由潤滑液體(如礦物油或合成潤滑油)和稠化劑所組成的一種潤滑劑。稠化劑是一些有稠化作用的稠厚的油脂狀半固體或固體物質。起潤滑、保護和密封作用。用于汽車、拖拉機、冶金、紡織等機械設備的潤滑。
1.受烹刑。
1.救濟。
1.沾潤。
1.古代南漢地方主事者贈錢僚屬,以代酒宴,其錢名潤家錢。
1.浸濕;浸透。
1.溫潤而清朗。
1.溫潤而美麗。
1.猶獲利。
1.潤筆。
1.溫潤美好。
1.光滑細膩;潤澤細膩。
1.光澤。
2.水氣。
1.濕潤。
①修飾文字,加以文采這篇發言稿,請你潤色一下。②使事物有光彩其奏樂也,則木石潤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