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評論文人及其文章。三國魏曹丕有《典論.論文》。亦泛指談論文章。
2.討論﹑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。
1.高明的見解。
1.猶明鑒,明察。亦指明察的人。
1.亦作"英桀"。
2.才智杰出;英俊。
3.才智杰出的人;英豪。
1.見"英杰"。
1.《漢書.禮樂志》"昔黃帝作《咸池》,顓頊作《六莖》,帝嚳作《五英》,堯作《大章》,舜作《招》,禹作《夏》,湯作《瀋》。"后以《英》《莖》泛指古代的雅樂。
1.猶精華。指事物最純粹﹑最美好的部分。
1.同"英俊"。
2.才智出眾的人。
3.才智出眾。
4.容貌俊秀而有精神。
1.英俊卓異。
①俊美并有英氣風神英┛。相貌英┛。長得英俊|英俊少年。②才能超群英俊才士|英俊有為|出詞英俊。③才能超群的人江東英俊|宜與英俊厚。
1.同"英俊"。
2.才智出眾的人。
3.才智出眾。
1.形容議論精辟而又能明快地直陳己見。
1.聰明俊秀。
1.簡作"哩"。英美制長度單位。一英里等于5,280英尺,合1.6093公里。
1.猶奇麗。
由英國和已獨立的前英帝國殖民地或附屬國組成的松散聯合體。1931年正式形成。未設任何權力機構,英國國王為聯邦的元首。各成員國政府首腦定期舉行會議,但其結果對成員國無約束力。常設機構設在倫敦。至1985年底有獨立成員國四十九個。
1.簡作"唡",也叫"盎斯"。英美制重量單位。1英兩即1盎斯,合十六分之一磅。
1.亦作"英寮"。
2.賢能的僚友。
1.見"英僚"。
1.豐偉的功業。
2.剛烈;勇猛。
3.猶壯烈。勇敢而有氣節。
4.指為正義事業或民族﹑國家利益而獻身的烈士。
又名《皇明開運英武傳》、《云合奇蹤》。明代長篇小說。作者待考。八十回。敘述朱元璋等人起兵反元,統一中國建立明王朝的故事。因作者過于受史實的束縛,缺乏藝術想像與虛構,故藝術成就不高,但對后世的戲曲和曲藝有較大的影響。
1.伍員的封號。
1.才智杰出的人物。
1.英明的謀略。
2.英明而有謀略。
1.舊指英國。亦指英國首都倫敦。
1.英明卓越。
1.才智超群。
1.見"英髦"。
1.亦作"英旄"。
2.俊秀杰出的人。
1.茂美。
2.才智超群出眾。
3.才智特出的人。
1.年少而才華出眾的人;少年英俊。
2.美好的少壯時期。
3.優美。
1.謂聰慧而有卓識。
美名;杰出的名聲。多指烈士的美名英名天下傳|萬世留英名|英名永垂不朽。
1.英明的謀略。
2.指善長謀略的人。
1.猶英謨。英明的謀略。
1.英美制地積單位,1英畝約合6.0702市畝,40.468公畝。
1.盛壯之年;青年。
2.指青年人。
1.奕奕有神的目光。
1.才智特岀。
2.才智特出的人。
3.指優美杰出的文章。
1.英武豪邁的氣概;銳氣。
2.猶豪放。
1.指杰出的人物。
1.用白色絲帶裝飾衣縫的皮衣。
2.指精美的皮衣。
1.月初出貌;微明貌。
2.昏暗不清貌。
3.象聲詞。
1.籬笆。
1.猶蒙昧。
2.微明貌。
1.山桃。
1.昏暗不清貌。
1.器物表面的凹凸紋理。沂,凹紋;鄂,凸紋。
1.東漢末或魏晉時代的巨型多室石墓。1954年發現于山東省沂南縣的北寨村。墓分前﹑中﹑后三主室,附東西側室,計八室。用石料二百八十塊砌成,其中畫像石四十二塊。內容為宴飲﹑百戲﹑出行﹑講學﹑戰爭以及歷史故事﹑神話傳說﹑宅院建筑等。是兩漢雕塑﹑繪畫藝術中的珍品,也是研究當時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料。
1.謂在沂水邊逍遙歌唱。
1.沂河和沭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