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評論﹐加批。
1.枳椇的別名。
1.見"癩格譜"。
1.謂在困境中茍且活著。
1.宋僧祖可能詩﹐詩列"江西派"。身被惡疾﹐人號"癩可"。
1.身患頑癬﹐毛禿皮厚。
1.苦瓜的別名。
1.身患頑癬﹐皮肉喪失知覺。喻頑劣。
1.蟾蜍的俗稱。
1.長黃癬的頭。
2.指頭上長黃癬的人。
1.見"癩頭蟆"。
1.黿的俗稱。以其頭有疙瘩似癩﹐故名。
2.稱頭有疙瘩似癩的人。
1.蟾蜍的俗稱。
1.亦作"癩蛤蟆"。
2.蟾蜍的通稱。
3.比喻丑陋的人。
4.特指身患癩疾的人。
1.比喻妄想得到不可能得到的東西。
1.禿脫枯槁的胡須。
1.泛指黃癬﹑白癬及其他癬瘡。
1.謂簫與竽﹐用竹制的管樂器。
1.古管樂器。籟﹐三孔;鑰﹐六孔。
蘭草和艾草。蘭草香、艾草臭,比喻良莠、善惡或貴賤蘭艾不┓鄭蘭艾同生|蘭艾同焚。
1.蘭草叢生處。
1.北周庾信的小字。
1.《易.系辭上》"同心之言,其臭如蘭。"孔穎達疏"謂二人同齊其心,吐發言語,氤氳臭氣,香馥如蘭也。"后因以"蘭臭"指情投意合。
1.比喻賢者喪亡。
1.亦作"蘭彈"。亦作"蘭驒"。
2.疲沓;懈怠。
3.鋃鐺。
1.見"蘭單"。
1.精致的燈具。
1.亦作"蘭奢"。
2.梵語或伊朗語譯音。為褒贊之辭。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政事》"王丞相拜揚州,賓客數百人并加沾接,人人有說色。唯有臨海一客姓任及數胡人為未洽。公因便還到過任邊云'君出,臨海便無復人。'任大喜說。因過胡人前彈指云'蘭阇,蘭阇。'群胡同笑,四坐并歡。"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三六"王導為相,只周旋人過一生,謂胡僧曰'蘭奢,蘭奢。'乃胡語之藵譽者也。"一說,即蘭若。見宋王應麟《困學紀聞.雜識》◇人亦間有用之者。
1.亦作"蘭缸"。
2.燃蘭膏的燈。亦用以指精致的燈具。
1.蘭花的芳香。常用以比喻賢人。
1.高雅的居室。
2.猶香閨。舊時婦女所居之室。
1.芳蘭遭焚。喻高人受摧折。
1.《詩.小雅.南陔序》"《南陔》,孝子相戒以養也……有其義而亡其辭。"晉束晳承此旨而作《補亡》詩"循彼南陔,言采其蘭;眷戀庭闈,心不遑安。"后以"蘭陔"為孝養父母之典。
1.織品名。
1.見"蘭鈍"。
1.長蘭草的涯岸。
1.古代用澤蘭子煉制的油脂。可以點燈。
2.一種潤發香油。
1.袈裟,僧衣。
香閨。女子的居室蘭閨織錦秦川女|妝罷出蘭閨|雙燕集蘭閨。
1.蘭和桂。二者皆有異香,常用以比喻美才盛德或君子賢人。
2.比喻子孫。參見"蘭桂齊芳"。
1.喻子孫興旺發達。
拇指和中指相對拳曲、其余三個手指翹起的姿勢。也叫蘭花手。
1.香草名。即白芷。
1.蘭和蕙。皆香草。多連用以喻賢者。
1.詔令的代稱。
《易·系辭上》二人同心,其利斷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蘭。”后以蘭交”稱知心朋友桂友蘭交|蘭交早已謝。
1.古代指一種白色貴金屬。據晉王嘉《拾遺記.前漢上》載,元封元年,浮忻國貢蘭金之泥,謂此金出湯泉,狀混混若泥,冶煉后色白如銀。當漢世,上將出征或使絕國者,多用此泥為璽封。武帝以后,此泥乃絕。
1.馬目上部的筋名。筋節堅者能行千里,因之為駿馬的代稱。
1.燭之馀燼。因狀似蘭心,故稱。
1.良友。
1.用木蘭做的椽子。亦用為椽子的美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