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古所尊祀的六神。《書.舜典》"肆類于上帝﹐禋于六宗﹐望于山川﹐徧于群神。"六宗為何神﹐漢以來諸說不一(1)漢伏勝﹑馬融謂天﹑地﹑春﹑夏﹑秋﹑冬。(2)漢歐陽﹑大小夏侯﹑王充謂位于天地四方之間﹐助陰陽變化者。(3)漢孔光﹑劉歆謂乾坤六子水﹑火﹑雷﹑風﹑山﹑澤。(4)漢賈逵謂天宗三日﹑月﹑星;地宗三河﹑海﹑岱。(5)漢鄭玄謂星﹑辰﹑司中﹑司命﹑風師﹑雨師。(6)三國魏劉劭謂太極沖和之氣﹐為六氣之宗。(7)晉王肅等謂四時﹑寒暑﹑日﹑月﹑星﹑水旱。(8)晉張髦謂祖考三昭三穆。(9)晉司馬彪謂天宗﹑地宗及四方之宗。(10)北魏孝文帝謂皇天大帝與五帝。參閱《書.舜典》唐孔穎達疏﹑清俞正燮《癸巳類稿.虞書六宗義》。
2.謂漢文帝﹑武帝﹑宣帝﹑元帝﹑明帝﹑章帝。
3.佛教以三論﹑法相﹑華嚴﹑律﹑成實﹑俱舍為六宗。其中﹐成實﹑俱舍二宗為小乘;其馀四宗另加天臺﹑真言二宗﹐稱大乘六宗。
1.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樹苗,培育成為森林。
1.由于地球內部的變化,地殼不斷作極為緩慢的升降運動,使海水退出或侵入陸地。
1.制訂律令。
2.審訂音律。
1.作亂;制造禍亂。
1.謂混沌蒙昧之狀態(tài)。亦借指太古時代。
1.上門;到別人家去。
1.謂臻于奇妙之境地。
1.謂掌握命運。
2.指命運之神。
1.見"造魔"。
1.亦作"造模"。
2.謂做不合情理的事或說不合情理的話。
1.猶言設計謀劃。
1.謂設計陷害。
1.放進。
1.制造禍難。
1.發(fā)動叛亂。
1.釀造,利用發(fā)酵作用制造。
1.佛教語。做壞事。
1.謂有意找岔子以生怒。
1.方言。謂夸大或捏造別人的缺點過失。
1.謂臻于奇妙之境地。
1.一種綠色美酒。
1.登門晉見。
1.朝見皇帝。
1.不安貌。
1.學業(yè)有成就之人。
1.度日;過日子。
1.謂再三琢磨。
1.深入,學術等所達到的程度深。
一種大規(guī)模形成山脈的地殼運動。由于地殼水平運動的擠壓力,使地殼形成巨大褶皺和斷塊,并在地形上成為巨大的構造山脈。大多數(shù)山脈均是在造山運動中形成的。
1.猶造謗。
1.積善;做善事。
1.制作食品。
1.弄舌。謂以言語挑撥搬弄。
1.制訂建立。
2.制作。
3.制設。
1.猶生造。憑空制造。
1.訪求勝跡。
1.制訂并實施。
1.謂敘述事物實質。
1.制作食品。
1.開始;初始。
1.學業(yè)有成就的士子。
2.造就學業(yè)有成就的士子。
3.漢武帝劉徹所定軍功爵之第一等。
1.創(chuàng)造物體形象。
1.猶起事。發(fā)動事變。
2.做事情。
1.偽造掩飾。
1.謂尋訪。
1.著述;著作。
1.猶立說。
1.追思;思慕。
1.興訟,挑起訴訟。
1.聚土或改造荒地為田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