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暴戾嚴酷。
1.遵守一定的法度。
1.堅持邪惡。
1.指知州﹑通判等官。
1.掌守法令;遵循法規。
2.服刑,坐牢房。
1.指王侯駐守其封地。亦指受封為王侯。
1.同"守藩"。
1.堅持正道。
1.信守本分,安于故常。
1.等候適合行船的風勢。
1.猶守孝。
1.居官任職,獨掌一地之政。
1.保守先王的府藏。引申為保持前代的成法。
1.道教語。存思心神。亦謂保持先天的精氣。
1.信奉道教者每于庚申日通宵靜坐不眠,謂之守庚申。據南朝梁陶弘景《真誥》卷十載,凡庚申之日,尸鬼競亂,精神躁穢,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語面會,當清齋不寢,屏除欲念,故云。又見宋葉夢得《避暑錄話》卷下。
1.守城的堡壘。
2.即壁虎。又名蝎虎。因其常守伏于宮墻屋壁以捕食蟲蛾,故名守宮。
3.舊說將飼以朱砂的壁虎搗爛,點于女子肢體以防不貞,謂之"守宮"。
4.槐樹的一種。
1.槐樹的一種。其葉白日聚合,夜間舒展。
1.以朱砂飼壁虎搗爛而成者,舊謂涂于婦女臂上可驗持貞操。
1.看家狗。
1.遵守古訓。
1.謂信守不變。
2.引申為操守堅貞。
3.防守得牢固。
4.猶言保持緘默。
1.守舊;保持原狀。
2.守待故人。
1.謂寡婦不再嫁人。
1.守衛都城。引申為保衛國家。
2.掌管國政;治理國家。
1.守衛抵御。
1.謂行協和之職。
1.謂安于暗昧,保持玄寂。語出《老子》"知其白,守其黑,為天下式。"河上公注"白以喻昭昭,黑以喻默默,人雖自知昭昭明白,當復守之以默默如暗昧無所見。"
皮亞杰提出的心理學名詞。物體從一種形態轉變為另一種形態時,仍能認識物體的某些特征(如數、量、體積、重量等)是不變的。如一個泥球無論把它捏成薄餅狀還是搓成香腸形,它的泥量不變。皮亞杰認為兒童從六七歲起逐步獲得守恒概念。
1.州刺史的別稱。
1.守衛;看護。
2.等待。
1.看守保護。
1.守門。
2.指守門人。
1.謂婦女空有妻子的名份,卻無實際的夫妻生活。
1.謂安守本分。
1.謂賣貨者堅持原價不改變。
1.謂正職出缺,由他官暫時代理。
1.負責守衛的將領。
1.守衛邊境。
1.保持廉潔的操守。
1.保持耿介的品質。
1.保衛疆界。
2.保持一定界限。
1.謂保全天年。
1.掌握法律。
1.固守經義或常法。
1.見"守精"。
1.凝聚的神采。
2.保持精氣。
1.守衛邊境或境域。
1.保持清靜,無所企求。語出《老子》"致虛極,守靜篤。"河上公注"守清靜,行篤厚。"
1.拘泥于舊的看法或做法而不愿改變。
2.保持住原來的樣子。
3.戲曲術語。傳統戲曲舞臺裝置。過去傳統戲曲演出時所用的臺帳和作為背景使用的底幕。幕上繡有各種裝飾性圖案。
1.守衛用的戰具。
1.守衛關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