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拘于陳例。
1.鳥名。善鳴﹐其聲多變化。
1.即百舌鳥。
1.鳥名。又名烏鶇。益鳥。喙尖﹐毛色黑黃相雜﹐鳴聲圓滑。
1.即百舌鳥。
1.百里一宿。謂長途跋涉。
1.見"百舍重趼"。
1.亦作"百舍重繭"。
2.百里一舍﹐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。形容長途奔走﹐十分辛勞。
1.各種現象。
1.謂一身死百次。一說﹐一百人的生命。語出《詩.秦風.黃鳥》﹕"如可贖兮﹐人百其身。"
2.謂有一百條生命。
1.見"百身莫贖"。
1.亦作"百身何贖"。
2.謂一身雖百死亦不能補償。
1.指各種神靈。
1.人民;民眾﹐生﹐通"姓"。
1.猶言戰無不勝。
1.人民;民眾。省﹐通"姓"。
1.多的概數。
1.猶什百。有百倍或十倍的差別。
1.猶言諸子百家。
1.世世代代。指久遠的歲月。
1.千秋萬代永不磨滅。
1.千秋萬代永不改變。
1.美名永傳于后世。
1.見"百世流芳"。
1.謂人的品德學問永遠為后代的表率。語出《孟子.盡心下》"圣人﹐百世之師也。"
1.謂極難得的人才。
1.世世代代的利益。
1.各種事務;事事。
1.謂一切順利;平安無事。
1.謂事事通曉。
1.多次試用。
1.外出;走出門外。
2.離開家鄉遠行。
3.出嫁。南朝梁沈約有《謝女出門宮賜絹綺燭啟》。
4.舊謂男妓出外應酬客人。
1.按同一規格,閉門造車子,用起來自然合轍。《景德傳燈錄.匡悟禪師》"問'如何是閉門造車?'師曰'活計一物無。'曰'如何是出門合轍?'師曰'坐地進長安。'"明何景明《述歸賦》"至其矩法則閉戶造車,出門合轍,不煩登途比試矣。"因以比喻才學適合社會需要。
1.離開了家,在外遠行或任事的人。
1.出外做事象接待貴賓那樣認真謹慎。
1.猶出門合轍。
1.出嫁。
1.以個人或集體的名義做某種事。
2.瑤族婚俗。夫婦生子之后,攜酒同回婦家,稱為"出面"。與俗所謂回門相似,唯時間長短不同。
3.古代南方風俗。長少相干犯,則少者出物,謂之出面。見宋洪邁《容齋四筆.渠陽蠻俗》。
1.猶傳聲筒。
1.種子萌發后,幼苗露出土地表面。也叫露苗。
1.有名聲;名字為大家所熟知。
2.猶具名。
1.獻出生命。
1.出主意,想辦法。
1.被父休棄的生母。
1.戲目。
1.謂官吏歸家休息。
1.出任州府長官。
1.見"出納"。
1.見"出納之吝"。
企業、事業、機關、團體等單位里有關現金、銀行存款、票據、有價證券等的收付和保管工作的總稱。擔任這種工作的人員稱出納員”,簡稱出納”。按會計中內部牽制制度的要求,出納不得由會計人員兼任。
1.舍不得拿出去,出手小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