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一種拌糖吃的炒面粉。
1.見"圖窮匕見"。
1.圖謀保全自身。
1.猶謀任。
1.謂以圖作標記。
1.圖書和史籍。
1.測繪地圖所依據的各種符號注記的格式。內容包括地圖上所用符號的式樣﹑尺寸和顏色,注記字體和排列,以及地圖整飾形式和說明等。
1.國家藏書的地方。
2.宋借指秘書監。
搜集、整理、收藏圖書資料,供讀者閱覽參考的機構。中國自漢代以來,歷代均有以閣、館、樓、堂、齋、室等為名的藏書機構,清末始用圖書館”之名。
1.兼附圖畫以助解說的著作。如宋周敦頤有《太極圖說》,明王征有《諸器圖說》等。
利用特制的線條算圖求得答案的一種簡便算法。在計算中,常將運算方程或實驗結果繪制成由若干有標尺的線條所組成的圖,稱為算圖”或諾模圖”。計算時根據已知條件,從有關線段上一點開始,連結相關線段上的點,連線與表示所求量線段的交點即為答案。
1.圖謀王業。
1.見"圖維"。
1.謀劃;考慮。
2.謀劃維持;設法維護。
1.圖讖和緯書。
1.圖讖之文。
以復制形式傳送和接收文字、圖表、照片、圖像的一種通信方式。利用光電掃描方式,將原件黑白深淺不同的圖像變換為電信號發送。接收機收到后,在同步掃描基礎上,用電光、電熱等方法即時復制出與原件相同的副本。傳真機同時具有發送和接收的功能。
1.畫像;描繪。
2.畫成的人物形象;肖像。
也作圖象”。①畫成、攝制、印制或映現的形象電視機的圖像很清晰。②物體的形象眼睛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光的刺激、識別圖像。
改善圖像質量或改變圖像表現形式的過程。如采取增強、復原和勾邊來提高質量,利用特征分析、描述和分割來理解圖像,為壓縮數據而進行編碼等。
1.圖物寫貌,繪畫。
1.畫像,圖繪形象。
2.圖樣。在紙上或其他平面上表示出來的物體形狀。參見"圖樣"。
3.幾何圖形的簡稱。
簡稱圖”。一種復雜的數據結構。數據元素間的關系是任意的。其他數據結構(如樹、線性表等)都有明確的條件限制,而圖形結構中任意兩個數據元素間均可相關聯。常用來研究生產流程、施工計劃、各種網絡建設等問題。
1.為制造或建筑作依據而繪制的圖形。
2.指繪制圖樣。
3.地圖。
1.謂對文章的涂抹勾畫。
1.計議;商討。
2.圖謀,算計。
3.籌劃。
1.謂以圖像表達。
1.亦作"圓贊"。
2.文體的一種,寫在畫面或圖頁上的贊美詩文。
即印章”(256頁)。
1.指繪有圖畫的屏風,軟障。
1.畫了圖樣的紙;設計圖。
1.附有地圖的地志書。如唐李吉甫有《元和郡縣圖志》﹑清魏源有《海國圖志》。
1.想辦法把國家治好。
1.畫軸;畫卷。
1.圖形,圖樣。
1.圖謀不軌。
1.謂船只或飛機等停止航行。
1.同伙,伙伴。
1.同伴。
1.步兵。
2.步卒所執的兵器。
1.空手搏擊。
步行徒步旅行。
又叫瘋長”。作物枝葉生長過于旺盛的現象。一般因過多施用氮肥或水分過多而引起。作物出現這種現象易倒伏和遭病蟲桅,果實發育遲緩。
1.赤腳露體。
1.謂無所為。
1.古代服喪的從服之一。
2.隨從的徒眾。
1.復姓。金代有徒單兀典。見《金史》本傳。
1.門徒;黨羽。
1.從師學習的人。
1.單純的鼓鼙之聲。泛指器樂之聲。
1.徒然,枉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