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藏書的柜子。也借以諷喻讀書雖多卻不能運用的人兩腳書廚。
1.古國名。辰韓的別名。
2.指戰國時秦國和韓國。
1.琵琶的別名。
1.古代名醫扁鵲與醫和的并稱。秦﹐指秦越人﹐即戰國時名醫扁鵲;和﹐春秋時秦國名醫。亦泛指醫道高明的人。
1.見"秦蘅"。
1.草名。秦為香草﹐蘅為杜衡。一說﹐秦為木名。
1.秦東陵侯召平所種的瓜。
2.泛指甜美之瓜。
1.河名。流經南京﹐是南京市名勝之一。相傳秦始皇南巡至龍藏浦﹐發現有王氣﹐于是鑿方山﹐斷長壟為瀆入于江﹐以泄王氣﹐故名秦淮。
1.比喻山明水秀﹑風光佳麗的地方。秦鬟﹐指浙江秦望山。妝鏡﹐指紹興鑒湖。
1.春秋時秦國良醫。
1.指秦始皇。
在河北省東端,京哈、京秦、大秦等鐵路在此相交。相傳因秦始皇求仙到此得名。1948年設秦榆市,1949年改秦皇島市。包括海港、山海關、北戴河三區。人口628萬(1995年)。秦皇島海港為不凍良港,輸出以煤炭、石油為主;山海關為長城起點(一說長城起點為丹東虎山);北戴河海濱為避暑療養勝地。
1.古時海中的大魚。
1.指秦朝宮殿為項羽焚燒而成的灰燼。
2.指秦始皇所燒書籍的灰燼。
3.指秦始皇焚書之火。
1.指秦始皇焚書事。
1.指秦昭王之子子楚。
1.指秦始皇焚書事。
1.相傳荊軻刺秦王時﹐王急﹐不知所措。姬人以琴音示秦王逃脫之方﹐后世稱為《秦姬曲》。
1.秦望山和會稽山的并稱。
1.鳥名。也稱了哥﹑吉了。因產于秦中﹐故名。
1.指秦朝。
1.指秦穆公以女弄玉妻蕭史時所作鳳樓。也稱秦樓。
1.東漢詩人?!队衽_新詠》有嘉《贈婦詩》三首﹐嘉妻徐淑答詩一首﹐敘夫婦惜別互矢忠誠之情﹐為歷代所傳誦。
1.見"秦鏡"。
又稱大葉龍膽”。龍膽科。多年生草本。主根粗大,圓錐形。葉對生,披針形。夏季開藍紫色花。蒴果長橢圓形。分布于中國華北、東北等地。根可入藥,能祛風除濕,有消炎作用。
1.即花椒。以產于秦地﹐故名。
1.指春秋時期的秦晉兩國。
2.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﹐后因以指兩姓聯姻。
1.春秋時秦晉兩國世為婚姻﹐后因稱兩姓聯姻為"秦晉之好"。
1.見"秦晉之好"。
1.指秦國首都咸陽。
1.亦作"秦鑒"。
2.傳說秦始皇有一方鏡﹐能照見人心的善惡?!段骶╇s記》卷三"高祖初入咸陽宮,周行庫府……有方鏡,廣四尺,高五尺九寸。表里有明,人直來照之,影則倒見;以手捫心而來,則見腸胃五臟,歷然無硋;人有疾病在內,掩心而照之,則知病之所在。又女子有邪心,則膽張心動。秦始皇常以照宮人,膽張心動者則殺之。"唐司空曙《故郭婉儀挽歌》"一日辭秦鏡,千秋別漢宮。"宋周邦彥《風流子.大石》詞"問甚時說與,佳音密耗,寄將秦鏡,偷換韓香。"后亦用以稱頌官吏清明,善于斷獄。
1.比喻官吏斷案公正嚴明。
1.猶秦火。
1.指從秦地來的人。
2.指秦時避亂移居桃源洞之人。借指避世隱居之士。
3.指秦弄玉之夫蕭史。
1.指秦始皇坑儒事。
1.謂韓非陷秦國獄中事。比喻自己所陷之冤獄。
1.亦稱"秦長壘"。
2.即秦壁。
1.秦代隸書。又稱佐書。秦始皇時下杜人程邈作。對今隸而言﹐故又稱古隸。
1.地名。一說秦始皇東巡涉水時從官提石所填的石橋。
中國東西向重要山脈,南北地理分界線♂貫陜西省中部,海拔2000~3000米,主峰太白山高達3767米。北坡陡,為斷崖;南坡緩。長江水系漢江和黃河水系渭河的分水嶺。為亞熱帶濕潤區和暖溫帶半濕潤區的分界。廣義的秦嶺指西起甘肅,青海邊境,東到河南省中部一系列山脈的總稱。
1.秦嶺和隴山的并稱。
2.指今陜西﹑甘肅之地。
1.秦穆公為其女弄玉所建之樓。亦名鳳樓。相傳秦穆公女弄玉﹐好樂。蕭史善吹簫作鳳鳴。秦穆公以弄玉妻之﹐為之作鳳樓。二人吹簫﹐鳳凰來集﹐后乘鳳﹐飛升而去。事見漢劉向《列仙傳》。
2.指妓院。
1.指妓院。
1.見"秦樓楚館"。
1.詞牌名。此詞仿自李白。因詞有"秦娥夢斷秦樓月"句﹐故名《秦樓月》﹐又名《憶秦娥》。雙調﹐四十六字。前段五句﹐三仄韻﹐一疊句﹐二十一字◇段五句﹐三仄韻﹐一疊句﹐二十五字。
1.指秦國的帝位。鹿﹐喻帝位。
全稱《睡虎地秦墓竹簡》。1975年12月在湖北云夢縣城關睡虎地秦墓中出土。內容主要有語書、編年紀、為吏之道、秦律。
1.指歌女。
1.秦穆公女兒﹐字弄玉﹐善吹簫。
1.指秦穆公女弄玉。
1.比喻次要的東西勝過主要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