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舉止失措﹑失神落魄貌。
1.《莊子.天地》"至治之世,不尚賢,不使能,上如標枝,民如野鹿。"標枝,樹梢之枝,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無為;野鹿,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◇因以"標枝野鹿"指太古時代。
1.準則。
2.猶標榜。
3.批點。
①表明特征的記號地圖上有各種形式的~◇這篇作品是作者在創作上日趨成熟的~。②表明某種特征這條生產線的建成投產,~著這個工廠的生產能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。‖也作標識。
已知地質年代,并具有特殊性質和特征,易于辨認的巖層。如巖石的性質、顏色、厚度及所含的化石、雜質等特征。常用來進行地層對比。
1.用文字或符號標明特征,提醒注意的牌子。多置于路側。
1.記號,標志。
2.獨樹旗幟。
3.榜樣。
1.風采姿質。
相貌、姿態美麗(多用于女子)她穿上這身衣服,顯得越發~了。
1.猶品評。謂標舉品第,評定位置。多指自高位置。
2.引申為自負。
1.標明題號的書軸子。古書畫用卷子,卷端的棍桿為軸。
2.猶裝裱。
1.賭博用語。將各方的賭注通通吃進。引申為競爭時戰勝所有對手。
2.比喻到處都行得通。
1.謂理解透徹。
1.謂依靠出租房屋生活。
1.見"吃講茶"。
1.吃醋。產生嫉妒心。
1.指佶屈聱牙的文章。
1.亦作"吃烏飯疴黑屎"。
2.比喻吃誰的飯,為誰做事。
1.見"吃不消"。
1.亦作"吃喜"。
2.猶可憎。表示極度相愛。
3.猶言可愛。
4.快活。
1.見"吃閑飯"。
1.亦作"吃現成飯"。
2.比喻不勞而獲,坐享其成。
1.方言。吃喝時的姿態﹑樣子。
1.受歡迎,被人重視。
1.亦作"吃笑"。
2.被恥笑。
3.謂恥笑。
1.掛心,介意。
1.忍受辛苦。
1.亦作"吃虛"。
2.空無所獲。唐孫棨《題劉泰娘舍》詩"漢高新破咸陽后,英俊奔波遂吃虛。"清金農《懷人絕句》之十三"春城弦管春如海,多少蛾眉笑吃虛。"一說,吃虛即今言吃虧。
1.亦作"吃血"。
2.飲血酒。舊時苗族訂盟儀式。
1.比喻考試或競賽成績得零分。
1.謂靠替外國人做事謀生。
1.猶言拖過一天算一天。
1.指筵席上菜肴豐富,但實際吃的少,擺著看的多。
1.形容嘴饞﹑貪吃。
受一次挫折,得一次教訓,長一分才智沒有經驗不要緊,吃一塹,長一智嘛。
1.亦作"吃衣飯"。
2.謂營業,做買賣。
1.泛指吃﹑穿等生活資料和費用。
1.一種詩體。字句如吃口令。
1.猶言光會吃飯不會做事。形容無能。
1.(船只)載重量。
1.亦作"吃齋"。
2.吃素。
3.特指僧人吃飯。
1.承受重壓;負擔重。
1.謂把握準確。
1.亦作"吃著不盡"。
2.吃穿享用不完。
1.比喻貪心不足。
1.比喻貪心不足。
1.亦作"吃嘴"。
2.猶貪吃;嘴饞。
1.承擔罪責。
1.象聲詞。
1.粗野拙劣。蚩﹐通"媸"。
2.嗤笑鄙視。蚩﹐通"嗤"。
1.譏嘲鄙薄。蚩﹐通"嗤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