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謂看穿別人的秘密或事物的真相。
1.懷抱私情,欺騙君上。協,通"挾"。
1.清代副將的別稱。
1.協和安泰。
①各方互相配合協同作戰。②協助請機修班協同安裝設備。
1.清末軍隊一協的首領。
1.協助。
1.清代對地方貧瘠﹑收支不能平衡的省份,規定由稅收富裕的省份撥款協助,叫做"協餉"。
1.調和。
1.同心,齊心。
1.思想一致,并同努力。
1.見"協心戮力"。
1.調和使有規律。
1.猶言協力同心。
1.符合禮義。
1.合成一種意義。
2.猶同心。
1.贊助;輔佐。
1.把某字臨時改讀為某音,以使聲韻和諧;也指需臨時改讀的韻腳。
1.謂應時,應運而生。
2.配合呼應。
1.謂正確使用。
2.即協韻。音韻學用語。
1.國家間協商訂立的條約。如一九○四年的《英法協約》。亦指協商訂立條約。
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兩個對抗的帝國主義軍事集團之一。初由英、法、俄三國組成。1914年,戰爭爆發后,先后有美、意、日等二十五國加入。十月革命后,蘇俄退出。戰后,協約國集團曾三次向蘇俄發動武裝干涉,均告失敗。
1.亦作"協贊"。
2.協助;輔佐。
1.調整而使之正確。
1.輔佐。
1.符合中庸之道;適中,合適。
1.幫助;輔助。
1.合奏。
指一件或一組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相互競奏的器樂套曲。起源于意大利巴羅克時期。通常由快-慢-快”三樂章構成,強調獨奏樂器與樂隊間的音響對比,并努力發揮獨奏樂器本身的演奏技巧及表現力。
1.輔助。
1.邪惡不正。
1.邪惡悖逆。
1.見"邪僻"。
1.受帝王寵愛狎昵的人。
1.指風邪或邪術引起的疾病。
1.邪惡輕薄。
1.猶言邪不犯正。
1.見"邪不犯正"。
1.亦作"邪不伐正"。
2.謂邪妖之法不能壓倒剛正之氣。
1.猶言邪不犯正。
1.猶言邪不犯正。
1.橫財;來路不正之財。
1.指邪惡讒佞的人。
1.亦作"邪讇"。
2.邪惡而諂諛。
1.見"邪諂"。
1.奸詐的官吏。
1.在城的一角修筑的斜向的城墻。
1.愚妄。
1.亦作"邪哆"。
2.放佚不正的行為。
1.邪惡丑陋的人。
1.怪異的傳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