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亦作"識幾"。
2.謂知曉事物發生變化的幾微跡象。
1.道家謂清虛無慮的得道境界。
1.形容聲音幽咽悲涼。
2.亦作"凝噎"。猶哽咽。哭時不能痛快出聲。
1.濃密的霧氣。
1.嚴肅恭敬。
2.猶嚴寒。
1.猶注目。
1.謂閃耀光輝。
1.見"凝咽"。
1.確定,謂集中到一點。
1.意念專注。
1.指陰云。
2.陰涼之氣。
3.凝聚的陰氣。
1.指冰雪。
1.指雪。
1.凝重深遠。
1.濃云;密云。
1.見"凝玩"。
1.深湛清澈。
1.凝聚文采。
1.謂操守堅定。
1.穩重端莊。
1.凝固的油脂。常用以形容潔白柔潤的皮膚或器物。
2.凝凍的脂油。因無間隙,比喻事之嚴密。多指法網。
1.語出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.容止》"面如凝脂,眼如點漆。"后因以"凝脂點漆"形容人皮膚白嫩,眼睛明亮。
1.莊重而正直。
1.停止。
1.莊重誠正。
2.猶凝膚。
3.猶凝結;凝聚。
1.注視。
1.目不轉睛。
1.凝望佇立;停滯不動。
1.凝聚,聚結。
2.注視。
1.凝佇。
1.凝結鑄造;銘刻。
1.盛裝,華麗的裝飾。
1.莊重。
1.靜坐。
2.引申為靜止,固定不變。
1.凝寒。
1.見"凝冱"。
1.瞪眼。兇惡貌。
1.為了迎合取媚,故意做作的哀痛。
1.諂媚善辯。
1.亦作"佞讇"。
2.諂媚奉承。
1.見"佞諂"。
1.奸邪諂上之臣。
1.見"佞兌"。
1.謂諂佞邪惡之術。
1.亦作"佞說"。亦作"佞俶"。
2.謂諂諛取悅。《荀子.修身》"饒樂之事﹐則佞兌而不曲。"王先謙集解"兌﹐悅也。言佞悅于人﹐以求饒樂之事。"又《臣道》"然而巧敏佞說﹐善取寵乎上﹐是態臣者也。"亦指諂媚取悅的奸人。《荀子.王制》"進退貴賤則舉佞俶。"一說,兌通"鋭"。佞銳,謂善于諂諛,口才和行動便捷。
1.諂媚邪惡。亦指諂媚和邪惡之人。
1.諂媚佛;討好于佛◇以為迷信佛教之稱。
1.巧言善辯。
1.奸邪狡詐。
1.善于阿諛奉承而又狡黠。
1.諂佞,媚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