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唐時廷議奏對的記錄,稱"時政記"。始于唐長壽間。由宰相撰著,封送史館。
1.亦作"鵝?"。
2.烤鵝;燒鵝。
3.晉劉毅家在京口,初酷貧﹐嘗與朋友向江州刺史庾悅借東堂共射,悅不許。眾皆避去﹐唯毅留射如故。時庾悅食鵝,毅曰"身今年未得子鵝,豈能以殘炙見惠。"悅又不答,毅常銜之。毅顯貴后,對悅報復,悅忿懼而死。事見《南史.庾悅傳》﹑《晉書.劉毅傳》◇遂以"鵝炙"為典實,指英雄或貴人尚未發跡。
1.亦作"鵝珠"。
2.據《大莊嚴論經》卷十一記載昔有一和尚,乞食至穿珠家門口,珠師停止穿珠,為和尚入內取食。其時一鵝來,吞其珠,珠師持食來而不見珠,疑和尚而責之⊥尚恐珠師殺鵝取珠,說偈諷之。珠師不聽,遂縛和尚而拷打,和尚耳眼口鼻盡出血,這時鵝來食血,珠師怒,打殺鵝⊥尚至此才說明真相,珠師開鵝腹而見珠,乃大哭,對和尚說"汝護鵝命不惜于身,使我造此非法之事。"后以"鵝珠"作舍身護戒之典。
1.亦作"鵝子"。
2.鵝蛋。
3.雛鵝;小鵝。
1.舊時婦女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。又名螺黛。
2.借指美女。
1.指飛蛾。
1.螞蟻爭斗。封建統治者對農民戰爭的蔑稱。
1.像螞蟻和蛇那樣爬行。形容山路險陡。
1.巨大。一說﹐紛紜。
1.古代婦女于元宵節前后插戴在頭上的剪彩而成的應時飾物。
1.不久。蛾﹐通"俄"。
1.螞蟻銜土于穴外堆成的小丘。
1.亦作"蛾服"。
2.俯身伏地﹐表示順從。
1.見"蛾伏"。
1.見"蛾傅"。
1.像螞蟻和蜜蜂一樣聚集。形容紛紜雜亂。
1.亦作"蛾附"。
2.如螞蟻趨附。極言人多。
1.婦女的一種發髻。亦指美女。
1.淡黃色。
昆蟲綱鱗翅目一類昆蟲的通稱。屬完全變態昆蟲。成蟲觸角有鞭狀、絲狀、羽狀、紡錘狀等,因種而異。有單眼,腹部寬闊。常夜間飛行,靜止時四翅平放。蛹常具繭。幼蟲體表有毛,多為植食性。如麥蛾、菜蛾、夜蛾、天蛾等。
1.古代婦女畫眉用的青黑顏料。亦借指墨。
2.借指女子的眉毛。
3.借指黛色的山。
4.一種淡黃綠色。
1.亦作"?羅"。
2.即蛾子。
同‘娥眉 ’。
1.唐制中書﹑門下﹑御史臺官員朝見皇帝時﹐左右分行對立﹐狀如蛾眉﹐故稱。
1.扁豆的別名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谷三.藊豆》。
1.形容女子容貌之美。蛾眉﹐比喻美女的眉毛像蠶蛾眉那樣又細又彎;曼瞗﹐眼珠轉動。
1.彎彎的眉毛﹐方廣的前額。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艷。語本《詩.衛風.碩人》"螓首蛾眉。"
新月前后的月相。呈彎形,猶如一道彎眉,故名。
1.《禮記.學記》"蛾子時術之。"鄭玄注"蛾﹐蚍蜉也。蚍蜉之子﹐微蟲耳﹐時術蚍蜉之所為﹐其功乃復成大垤。"后因以"蛾術"比喻勤學。
1.謂群相傳述。
1.蛾眉上揚。形容美人笑貌。
1.蛾眉月。
1.封建時代對農民起義軍的蔑稱。
1.規定承辦(之事)。
1.謂按額定的數字編制(冊子)。
1.清八旗綠營兵。
1.水運一定數量的糧食。
1.極度憂愁傷心貌。
規定數目的~人數ㄧ~工資。
在正常運行工作狀況下,動力設備的輸出功率或消耗能量的設備的輸入功率。常以千瓦”為單位。
制造廠家為使電機、電器或機械設備能可靠而又充分發揮性能的運行所作出的規定數值。如額定電壓、額定功率、額定轉矩、額定容量等。使用中一般不得超過額定值。
機械設備在正常運行的工作狀況下的轉速。由制造廠家或有關技術部門對該設備進行技術鑒定后確定。其值通常在機械設備的銘牌上載明。
1.規定的數量或范圍。
1.高貌。
1.唐時回紇的高級貴族。
中國唯一屬北冰洋流域的河流,新疆唯一外流河。源于阿爾泰山南坡,經新疆北部,流入哈薩克斯坦,在俄羅斯境內和鄂畢河匯合。全長2969千米。
1.指駙馬。清制,對公主﹑格格配偶的稱號。固倫公主(皇后的女兒)丈夫稱固倫額駙。其下又有郡主額駙﹑鄉君額駙等。
1.額定的賦稅。
1.六朝婦女施于額上的黃色涂飾。唐時仍有。其制起于漢時。
1.匾額和名錄。
額的兩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