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古代斬衰服的帽纓。
1.語出《禮記.檀弓上》"小斂于戶內,大斂于阼,殯于客位,祖于庭,葬于墓。"本謂祭奠于祖廟之中庭,后用"祖庭"猶言祖奠,謂送殯前舉行的祭奠。
2.指佛教宗祖布教傳法之處。
3.祖師。
4.祖屋,家族的舊居。
5.祖父。
1.先祖的垂統;遺業。
2.指一姓嫡傳統系。
1.祖父。
1.猶祖師。
1.祖父。
1.祖上傳留的房屋。
武足跡。先人的遺跡、事業繩其祖武|百靈光祖武,千年福考孫。
1.祖襲武王,尊崇文王。謂尊崇祖先。
1.宗奉學習。
2.指傳統的習俗。
1.餞行的宴席。
1.效法,因襲。
1.祖師世系。
2.祖先世系。
1.佛教祖師世系圖。
①民族或家族的先輩歌謠敘述了族人的祖先來到湖邊開創繁衍的歷史|子繼父業,孫踵祖先。②演化出現代生物的古代生物鳥類的祖先是始祖鳥|類人猿是人類的祖先。
1.猶故鄉。指原產地。
1.祖宗遺像。
1.仿效,效法。
1.祖師的心意。
1.謂餞別將病逝者。
2.指餞送死者。
3.餞行。
1.祖先傳留的品性。
1.祖先的遺訓。語本《書.五子之歌》"皇祖有訓,民可近,不可下。"孔傳"皇,君也。君祖禹有訓戒。"
2.祖父的訓戒。
1.猶祖述。謂闡述;發揚。
1.送行的酒席。
2.祭奠時的酒宴。
1.餞別的宴會。
1.同"祖宴"。
1.指舊時封建幫派或會道門的創始人。
1.對祖父的尊稱。
1.祖先的功業。常指帝王祖宗的功業。
2.泛指祖先的事業。
3.祖傳的產業。
1.佛教語。指僧人的禮服。
1.祖先遺留。
1.祖師的心意。
2.指仿效他人詩文的含意。明郎瑛《七修類稿.詩文六》有《詩祖意》,謂宋陸游《沈園》詩仿唐妓徐月英《送人》詩意。
1.祖先蔭封◇世子孫以先代官爵而受封。
2.指祖先蔭庇。
1.猶祖餞。
1.祖師法印。
1.祖輩的墳地。
1.仿效使用。
1.有親屬關系的語言的原始共同語。一般由語言學家通過歷史比較法等方法構擬而得。
1.水流的源頭。
2.泛指事物的本源。
1.妻子的祖父。
1.守衛。
1.聚集。
1.《禮記.檀弓上》"天子之殯也,菆涂龍輴以槨。"原意為堆疊木材于輴上為槨形而涂之,后引申為停放靈柩。
2.借指靈柩。
1.鄹里和闕黨的并稱。鄹里,孔子故里。闕黨,亦稱闕里,孔子授徒講學之所,在洙泗之間◇以"鄹闕"代稱孔學禮教。
1.小雜魚。
1.淺陋的議論。
1.淺陋。
1.迂腐的儒士。
2.猶鯫生。自稱的謙詞。
①小人,愚陋之人鯫生誤人。②小生。謙稱自己嘆鯫生不才。
1.學識淺陋的書生。多作自稱的謙詞。
1.方言。謂才智低劣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