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小事。
1.充實糧倉。
2.指正額廩生。
1.符合實際的記載。
2.如實記載;真實地記錄。
3.中國封建時期編年史的一種,專記某一皇帝統(tǒng)治時期的大事。最早見于記載的有南朝梁周興嗣等的《梁皇帝實錄》,記載武帝事。已散佚。見《隋書.經籍志二》。至唐初由史臣撰已故皇帝一朝政事為實錄,成為定制◇世沿之。明清兩朝,設有實錄館,所存實錄較多。今存最早的有唐韓愈的《順宗實錄》。
4.私人記載祖先事跡的文字,有時也稱實錄。如唐李翱有《皇祖實錄》。
1.確實;真實。
2.實在,誠實。
3.踏實。謂情緒安定﹑安穩(wěn)。
4.踏實。謂做事認真,不馬虎。
5.結實。 6.切實。
1.實在的。
1.充實。
1.實際年齡。
2.舊時官方冊籍,登記年齡加用"實"字,以別于虛報的"官年"。
1.即石女。謂先天性無陰道或陰道發(fā)育不全的女子。
1.真實存在的,實實在在的。
1.見"實丕丕"。
1.亦作"實坯坯"。亦作"實呸呸"。
2.實實在在。
1.見"實丕丕"。
1.猶實錄。
1.猶補氣。
1.實在;的確。
1.真實的心情;實際情形。
1.實際權力。
1.清制,以額定之官職,經正式任命者為實缺,其委派署理者為署缺。
1.方言。踏實。
2.方言。確實。
1.確實這樣。
2.確實。
1.謂現(xiàn)任官職。
1.充滿,充實。
1.古代神話謂高辛氏的季子名實沈,是參宿之神。
2.星次名。大致相當于二十八宿的觜﹑參和畢﹑井的一部分,黃道十二宮的雙子座。在十二辰為申。古時為晉之分野。
用實際行動去落實施行從今年起實施新的教改方案。
對外部信號作出快速響應的一種操作系統(tǒng)。大部分為特殊的實時控制任務而設計。響應速度根據實時任務的緊迫程度而決定,一般為毫秒級,也有微秒級。
1.廣大。
2.充實貌。
3.確實;的確。
4.老老實實。
5.著實。謂言語分量重,力量大。 6.堅固,結實。
1.謂切實正確的治國之道。是,指國是。
1.官庫收納銀兩后所發(fā)給的收據。
2.實際收入。
1.方言。忠厚老實。
1.以額定之官職,正式除授實缺。
有理數與無理數的總稱。全體實數組成的集合稱為實數集,通常記作r。
1.忠厚長者。
1.堅實貌。
1.嚴實。
1.真實的具體的東西。
2.主體,要點。
3.哲學上的一個概念。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,認為變化著的事物有一種永恒不變的基礎,就是實體。唯心主義者所說的"精神"﹑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者所說的"物質"都是這樣的實體。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所謂實體就是永遠運動著和發(fā)展著的物質。
1.舊稱名詞與代詞為實體詞。
1.據實申報田畝數。
1.實際管轄的土地。
1.猶滿目。
1.實際事務;要務。
也稱產品地租”。在舊中國通稱谷租”。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。地主把土地租給農民,農民按照規(guī)定的比例或租額向地主繳納產品。同時農民也要為地主服雜役。
貨幣工資”的對稱。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工資。盛行于資本主義初期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(fā)展,逐步淘汰。
1.謂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拿到實際工作中去應用,以鍛煉工作能力。
1.方言。底細。
1.謂為師者地位崇高。
1.眾德。
1.與"師兄"相對,稱同從一師而拜師時間晩于自己的人。唐崔峒有《潤州送師弟自江夏往臺州》詩。
2.稱師父的兒子或父親的徒弟中年齡小于自己的人。
3.老師和弟子。
1.謂大規(guī)模田獵。
①老師教授的學藝方法各守師法,后人莫敢輒改。②學習;仿效德業(yè)文章皆可師法。
培養(yǎng)師資的專業(yè)教育。中國實施師范教育的學校為中等師范學校(包括師范學校、幼兒師范學校、初級師范學校、師范訓練班和教師進修學校等)和高等師范學校(包括師范大學、師范學院、師范??茖W型教育學院等),分別培養(yǎng)幼兒教育、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師資。
1.仿效,效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