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猶言三刻。古代以漏刻計時,謂之商。《詩·齊風·東方未明》"狂夫瞿瞿"唐孔穎達疏"《尚書緯》謂刻為商。鄭作《士昏禮》目録云'日入三商為昏',舉全數以言耳。"后亦以"三商"指漏刻。明楊慎《梁白纻舞歌》之一"高張洞越吹參差﹐二八遞代三商移。"清惠周惕《再用衣字韻》"年來無夢到彤扉﹐臥聽三商玉漏稀。"一說﹐商為"啇"之訛字﹐"三商"應為"三啇"。明焦竑《焦氏筆乘·三啇》"《士昏禮》'漏下三啇為昏。'啇,音滴,與夏﹑商之商不同。蘇易簡文'三啇而眠,高舂而起。'用其語也。今人多誤讀。"近人朱起鳳亦持此說,謂"啇"即滴之省文,"三啇"即漏三滴,見《辭通》卷二四。
1.大聲斥責;吆喝。
1.原為佛教禪宗用語。謂如能解縛去執,不受前人拘束,就可以超越前人◇表示無所顧忌,敢作敢為。
1.猶呵佛罵祖。
1.喝斥毆打。
1.斥罵。
1.大聲呼叫。
1.見面時的應酬話。
1.斥責與獎勵。
1.一種易融的膠。
1.責問。
1.喝止。
1.猶呵止。
1.南方溪澗中一種小魚的俗稱。
1.植物名。果實可作收澀劑,主治久咳久瀉等癥。也譯作訶梨勒。
1.比喻諂媚奉承,達到下流地步。卵,睪丸。
1.猶呵卵。
1.古代國名。或謂即《爪哇史頌》中之karitan一名音譯,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,一說在爪哇島或兼指此二島。此外尚有馬來半島的吉蘭丹﹑越南中南部等說。
1.佛教語。指傳說中的寒冰地獄。
1.呵斥刁難。
2.猶詰難,問難。
1.猶怒斥。
1.責打。
1.猶呵卵。
1.猶呵卵。
1.佛教語。地獄名。
1.猶呵逐。
1.斥責。
〈方〉哈欠。
1.呵叱驅趕。
1.大聲斥責喝叫。
1.猶辱罵。
1.向手噓氣使暖。
1.呵叱搜查。
1.禁衛。
2.指(神靈)保佑。
1.責問;盤究。
1.喧嘩。
1.噓氣;吹氣。
2.喻關心冷暖。
1.謂天寒噓氣使硯中墨汁解凍。
1.一種玩笑動作∏手搔人腋窩或腰際易癢處,使其發笑。
1.猶哈腰。彎腰。
1.猶呵道。
1.吆喝簇擁。
2.衛護,保護。
1.護衛;保衛。
1.眾聲呼叫。
呵斥。
1.遼俗謂解裝前所行袪除不祥的飲禮。
1.解下印璽。指退讓帝位。
1.祓除不祥的祭祀。古代多于三月上巳臨水舉行。
1.方言。懂得。
1.佛教語。謂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滿而散去。
1.解夏之日,諸僧取生茆擬作釋迦成道時之吉祥草,坐于其上而行解夏之法,然后以之分贈施主,以示分福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