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戲曲﹑曲藝在唱曲和念白時使用的字音標準。我國各地劇種﹑曲種在讀音﹑咬字﹑歸韻﹑四聲調值等方面都有一定規律,大致均以當地語音為標準,但在表演一些反映古代生活題材的劇目﹑曲目時,則酌用中州韻。
1.衰弱;懦弱。
情況或條件比較差的形勢處于~ㄧ變~為優勢。
1.低能;低下。
1.猶愚兄。自謙之辭。
1.家畜或作物中品質低劣的品種。
2.用作詈詞。喻品質惡劣的人。
1.寒風。
1.寒冷而猛烈。
1.清澈。
1.清泉。
1.清香。
1.寒冷貌。
1.寒氣。
1.清澈貌。
2.寒涼貌。
1.守衛宮禁。
1.阻攔,禁止。
1.排列。
1.擔任警戒的士卒。
1.比才藝,爭美妙。
1.相等,相比。
1.謂種類;萬物。
1.猶言比較區分。
1.比美;媲美。
1.齊名。
1.猶田畝。
1.猶圍墻。
1.堅貞的節操。
1.劇毒。
地震烈度的簡稱。
1.剛正行義之士。
1.古指重義守節的婦女。
2.特指以死殉節或殉夫的婦女。
1.光耀;榮耀。
2.熾烈的陽光。
1.嚴寒。
1.猶硬漢。
1.猶言烈烈轟轟。形容聲勢浩大。
1.明崇禎皇帝死后,謚曰莊烈愍皇帝,簡稱烈皇。
1.光輝,光澤。
猛烈的火熊熊的~◇斗爭的~。
1.喻男女歡情甚濃。
1.熾烈的火,轟響的雷。比喻性情急躁暴烈。
1.猶潑辣貨。貨,指人。多用為詈辭。
1.猶大禍。
1.指害人的疫病。《詩.大雅.思齊》"肆戎疾不殄,烈假不瑕。"鄭玄箋"烈﹑假,皆病也;瑕,已也。"馬瑞辰通釋"'烈'即'癘'之叚借;'假'當為'蠱',蠱﹑假亦一聲之轉。"一說指嚴重的蟲災。高亨注"于省吾《詩經新證》'烈,猛也;假,借為蠱(漢《唐公房碑》作癘蠱不遐)巫蠱也。'亨按于讀假為蠱,可從。但蠱乃害蟲的總名……瑕,借為'徦',至也。此二句言故在文王時,既無疾疫為害,蟲災亦不發生。"
1.剛正的操行。
2.指忠烈有節操的人。
1.光明。
1.謂烈日。
1.火把。
1.顯赫的亡父。《詩.周頌.雝》"既右烈考,亦右文母。"毛傳"烈考,武王也。"鄭玄箋"烈,光也。"后多用為對亡父的美稱。
1.指香氣異常濃烈。
1.劇烈的震動。
1.形容聲響巨大或火勢旺盛。
2.形容氣魄雄偉或聲勢浩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