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清澈深透清湛的目光|湖水清湛。
1.衡量輕重的器具。
2.品鑒衡量。
3.考核﹑鹽(人才)。
4.指主管鹽官吏的職位。亦指主管鹽官吏的部門之長。
1.評量鹽。
1.評選鑒別。
1.考核鹽。
1.謂鹽和統領官吏。
1.指有關選任官吏事項的簿書。
1.衡量。
1.銓選錄用。
1.謂鹽人才并擬定官職。
1.評選鑒別。
1.權衡調度﹔統籌安排。
1.衡量評論。
2.猶鹽。
1.鑒別選取。
1.猶銓政。
1.通過考試進行鹽。
1.銓試的規章制度。
1.鹽任命(官吏)。
1.主管選授官職的官署。
1.鹽與淘汰。
1.指吏部。吏部專司考核﹑鹽官吏﹐故稱。
1.謂受領封地。
1.政府設置的鹽官吏的考試場所。
1.評量文章。
1.主管鹽官吏的職位。
1.選授官職的等級﹑界限。
1.審核﹔審查。
1.見"銓敘"。
1.見"銓敘"。
1.選才授官。古代舉士與選官相一致。士獲選﹐即為官。至唐﹐試士屬禮部﹐試吏屬吏部﹐以科目舉士﹐以銓選舉官。舉官又分兩途﹐吏部主文選﹐兵部主武選。唐以后﹐銓政代有更易﹐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試量人授官之義。清中葉后﹐銓選又分為外補與部選兩途﹐而選政遂成具文﹐但循例掣簽而已。
2.指負責銓選的官員。
1.鹽引薦。
1.鹽任用。
1.評量鑒別。
1.評量選擇。
1.謂掌管選才授官。
1.指鹽﹑任用﹑考核官吏的政務。
1.猶衡軸。比喻中樞要職。
1.謂對官吏的考選登錄。
1.鹽起用。
1.謂鹽羅致人材。
2.權衡和綜合。
1.猶銓綜。
2.指吏部。
1.謂作律詩先得一聯﹐更思一聯配之。
1.猶收錄。
1.亦作"筌蹏"。《莊子.外物》"荃者所以在魚﹐得魚而忘荃;蹄者所以在兔﹐得兔而忘蹄。"筌﹐一本作"筌"﹐捕魚竹器;蹄﹐捕兔網◇以"筌蹄"比喻達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。
2.南朝士大夫貴族講經說法時手執的麈尾之類。
1.見"筌蹄"。
1.謂從利祿的束縛中覺悟過來。
1.喻指善傅會而博取富貴。
1.佛教語。指未超脫塵世的景象。
1.捕魚用的竹編盛器。
1.理順馀緒。筌﹐通"銓"。
1.包籠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