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提攜,扶植。
2.攜帶;帶領(lǐng)。
1.君主的命令。
1.禱告。
1.喻指美女。辟,通"嬖"。
1.韓信擊趙,佯棄鼓旗,誘趙軍空壁逐利,即馳入趙軍壁壘,遂大破趙軍。事載《史記.淮陰侯列傳》。
2.借指敵軍的營壘。
1.見"趙氏璧"。
河南汝州人。曾任清巡警部尚書。辛亥革命時,幫助袁世凱鎮(zhèn)壓革命黨人。民國成立后,任內(nèi)務(wù)總長、國務(wù)總理。1913年受袁世凱指使,派人暗殺宋教仁。因案情揭露,改任直隸都督◇被袁毒死滅口。
1.趙孟俯的草書。
1.指豫讓藏身廁所謀刺趙襄子一事。
新聞工作者,作家。筆名林放,浙江瑞安人。中國公學畢業(yè)。1934年任南京《朝報》編輯,1938年任重慶《新民報》主筆。建國后歷任《新民晚報》總主筆、社長、總編輯,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(xié)會副主席,全國政協(xié)常委。著有《延安一月》、《未晚談》、《林放雜文選》等。
1.指毛遂以利害說服楚王與趙合縱抗秦。從,通"縱"。
1.指宋太祖趙匡胤。
2.泛指宋代趙家君王。
1.指美女的腰帶。
電影演員。原名趙鳳翔,山東肥城人。曾在上海美術(shù)專科學校學習。1933年加入左翼戲劇家聯(lián)盟。1937年參加抗敵演劇三隊,后赴新疆從事戲劇工作。建國后曾任中國影協(xié)常務(wù)理事、上海分會副主席,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。主演影片有《十字街頭》、《馬路天使》、《烏鴉與麻雀》、《聶耳》、《林則徐》等。論著有《銀幕形象塑造》和《地獄之門》。
1.元時書畫家趙孟俯和明時書法家董其昌的并稱。
1.見"趙盾日"。
1.《左傳.文公七年》"酆舒問于賈季曰'趙衰﹑趙盾孰賢?'對曰'趙衰,冬日之日也;趙盾,夏日之日也。'"杜預(yù)注"冬日可愛,夏日可畏。"后因以"趙盾日"為夏天烈日之代稱。
清末官員『軍正藍旗人。曾任駐藏大臣兼川滇邊務(wù)大臣。1911年署四川總督,鎮(zhèn)壓保路運動,殘殺請愿民眾,激起人民的武裝反抗。武昌起義后,成都宣布獨立,他煽動兵變,后被殺死。
1.元趙孟俯以書法著名,世稱其筆法為"趙法"。
西漢舞人。原為陽阿公主家歌舞伎。舞藝高超,舞姿輕盈,故名飛燕”。成帝時入宮為婕妤,后立為皇后。平帝即位后,她被廢為庶人,乃自盡。
1.對善于說趣話﹑喜歡胡編亂造者的謔稱。
1.戰(zhàn)國時趙武靈王進行軍事改革,改穿胡服,學習騎射◇因以"趙服"指騎服。
秦朝宦官。原為趙國人。進入秦宮后任中車府令兼掌皇帝的符璽(大印)。親近秦始皇少子胡亥。始皇死后與李斯合謀,偽造遺詔,逼始皇長子扶蘇自殺,立胡亥為帝。任郎中令,控制朝政,掌握大權(quán)◇殺李斯,任中丞相。不久又殺二世,立二世兄子子嬰為秦王。終被子嬰設(shè)計殺死。
1.見"趙老送燈臺"。
1.見"趙老送燈臺"。
1.神名。原為道教中冥神﹑瘟神之類。
2.后世又附會傳說,以訛傳訛,奉為財神。
1.指趙玄壇,民間奉為財神。
1.趙氏的孤兒。指趙武。
2.趙氏的孤兒。亦泛指孤兒。
3.趙氏的孤兒。指宋高宗趙構(gòu)。
1.指宋代趙姓皇帝。
2.特指宋太祖趙匡胤。
1.指趙飛燕。
朝鮮詩人。幼年隨父流亡蘇聯(lián)。畢業(yè)于高爾基師范大學。1945年回國。1950年朝鮮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作為隨軍作家上前線。次年在平壤犧牲。作有長詩《白頭山》、《生之歌》等。
即宋徽宗”。北宋皇帝,書畫家。1100-1125年在位。在位期間政治昏庸,生活奢糜,國勢日下。1125年金兵南侵,他傳位于子(宋欽宗),1127年與欽宗同被金兵擄至北方。工書法,真書號瘦金體”。擅畫花鳥,富麗精工。曾敕命編纂《宣和書譜》、《宣和畫譜》等。有《真草千字文》書跡與《芙蓉錦雞圖》等存世。
1.猶趙壁。借指敵軍營壘。
1.指趙飛燕及其妹合德。飛燕善舞,合德柔媚,二人同得寵于漢成帝。
1.指戰(zhàn)國時秦將白起在長平坑趙卒四十萬事。
1.趙簡子欲南渡擊楚,至期,津吏醉臥不能渡,簡子欲殺之。津吏息女娟懇之,代父操楫,至中流,唱《河激》之歌。簡子大悅,將使人祝祓,以為夫人,娟乃再拜而辭。簡子歸,乃立娟為夫人。見漢劉向《列女傳.趙津女娟》◇遂稱娟所唱《河激》之歌為"趙津歌"。
1.戰(zhàn)國時燕趙尚武多俠士,后遂以"趙客"泛指俠士。
1.秦將白起大破趙軍于長平,活埋降卒四十余萬,事見《史記.白起王翦列傳》◇用以指軍事上的慘敗和災(zāi)難。
1.戰(zhàn)國時趙將,好空談兵法,不會指揮作戰(zhàn)。長平戰(zhàn)役中,被秦擊敗身死。見《史記.廉頗藺相如列傳》◇以"趙括"泛指夸夸其談,沒有實際本領(lǐng)的人。
1.謂一去不回。
1.王莽時,天下大亂,人相食。趙孝弟禮為餓賊所得,孝聞之,自縛詣賊,曰"禮久餓羸瘦,不如孝肥飽。"賊大驚,并釋之。鄉(xiāng)黨服其義。見《后漢書.趙孝傳》◇遂以"趙禮讓肥"為兄弟友愛之典。元人秦簡夫據(jù)此撰有雜劇《趙禮讓肥》。
1.秦臣趙高﹑李斯的并稱。
2.《漢書.何并傳》載陽翟輕俠趙季﹑李款多畜賓客,以氣力漁食閭里,至奸人婦女,持吏長短,縱橫郡中,為何并捕殺◇以"趙李"指為非作歹的武俠。
3.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及漢武帝李夫人的并稱。二人都以能歌善舞受到天子寵愛。
4.謂能歌善舞者,多指歌妓舞女一流人物。
5.宋趙鼎與李綱的并稱。 6.李之一種。
1.長貌。
1.指宋趙明誠的《金石錄》。
1.指春秋時晉臣趙盾及其后代趙武﹑趙鞅﹑趙無恤。趙氏世代執(zhí)掌晉國朝政,貴顯無比。
1.趙(趙孟俯)字的外貌。
1.指戰(zhàn)國時趙國大將趙括的母親。戰(zhàn)國時,名將趙奢子趙括少學兵法,嘗與奢言兵事,奢不能難,然不謂善。括母問奢,奢曰"兵,死地也,而括易言之。使趙不將括即已,若必將之,破趙軍者必括也。"及括代廉頗為將,其母上書言于王曰"括不可使將。"又曰"王終遣之,即有如不稱,妾得無隨坐乎?"王許諾◇趙括兵敗身死,趙母因有先言,得免誅全宗。見《史記.廉頗藺相如列傳》◇用為賢母知子之典。
1.漢趙壹《刺世疾邪賦》有"文籍雖滿腹,不如一囊錢"之句,后遂以"趙囊"指空乏的錢袋。
1.趙地的美女。亦泛指美女。
2.指趙飛燕。
1.指趙地的歌女『時鄭趙兩地婦女多以歌舞為業(yè),故稱。
2.指趙津歌。
1.指戰(zhàn)國時趙國平原君趙勝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