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攜帶家室。
1.踐踏。
2.履行;實行。
1.經受危難。
1.猶踏青。
1.遵循仁義之道。
1.遵循仁義之道。
1.踏刀鋒。喻不顧危險。
2.雜技的一種。
1.猶踩踏。
1.遵守規矩。
1.踏實。
1.謂蹈襲前人,拾人牙慧。
1.踩水。人在水中,用下肢劃水前進。
1.比喻不避艱險。
1.踩踏而上。
1.謂經受危險。
1.亦作"蹈儛"。
2.猶舞蹈。臣下朝賀時對皇帝表示敬意的一種儀節。
1.見"蹈舞"。
沿襲;沿用蹈襲前人。
1.猶舞蹈。
1.利用空隙。
2.利用機會;利用漏洞。
1.利用過失。
1.謂踏著弓裝弦。
1.猶歷險。
2.指冒險。
1.謂無史實根據的虛構。
1.遵行典雅。
1.亦作"蹈壅"。
2.投水而死。
1.見"蹈雍"。
1.舞蹈和吟唱。
1.踐踏奔跳。
1.猶超越。
1.猶承襲。
1.猶沿襲。
1.猶犯罪。
1.見"盜"。
英文縮寫c.i.f。指以裝運港交貨運費、保險費在內為交貨條件的價格。在外貿合同中,到岸價格包括貨物運到約定目的港船上前的一切費用和貨運保險費。貨物運到目的港船上后,一切費用和風險即由買方承擔。
1.船頭刻有螭首的船。
1.唐代史官起居郎﹑起居舍人的別稱。
1.《新唐書.百官志二》"其后復置起居舍人﹐分侍左右﹐秉筆隨宰相入殿。若仗在紫宸內閣﹐則夾香案分立殿下﹐直第二螭首﹐和墨濡筆﹐皆即坳處﹐時號螭頭。"因以"螭頭載筆"表示史官侍值。
1.刻有螭首的殿柱。
1.指籀文之類古文字。蟠曲如螭形﹐故稱。
1.傳說中的龍子。亦為屋脊裝飾物鴟尾的別稱。
1.古代王侯﹑貴官所穿的蟒服。
1.螭紐官印和魚符。古代帝王賜予貴官的兩種符信。代指官員。
1.帷帳上的云龍圖案。亦指有這種圖案的帷帳。
1.墓碑的代稱。古時墓碑額刻螭形﹐座作龜形﹐故稱。
1.古謂能害人的山澤之神怪。亦泛指鬼怪。
2.常喻指壞人或邪惡勢力。
3.指荒涼﹑邊遠的地區。語本《左傳.文公十八年》﹕"投諸四裔﹐以御螭魅。"
1.見"魑魅魍魎"。
1.害人的鬼怪的統稱。
1.鬼怪。
1.牛反芻時回嚼的草。可作中藥。
1.竹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