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高大的松樹。
2.古代傳說中王子喬和赤松子的并稱。兩人均為傳說中的仙人。
1.《左傳.哀公二十七年》"文子曰'吾乃今知所以亡。君子之謀也,始﹑衷﹑終皆舉之,而后入焉。今我三不知而入之,不亦難乎!'"后因以"一問三不知"指對所問一無所知。
2.指對事情采取概不過問的態度。
1.謂無不應允。
1.見"一窩蜂"。
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說話、做事這幫人一窩蜂地爭論著|球迷們一窩蜂涌進球場。
1.同"窠麻"。
1.一團頭發。
2.飴糖的一種加工制品,用拔糖棒多次拉制而成,色白酥松。
3.一種細長的切面。
1.亦作"一窠子"。一家老小;一伙。
2.猶一團。
1.謂一病不愈。
1.一所房子。
2.滿一間房子。
3.古代田地區劃,三夫為一屋。
1.一點本領也沒有。
1.什么都沒有。
1.以五為單位往下計數。
2.形容敘述得原原本本,沒有遺漏。
1.一種事物;一件事物。
2.同類物;同一事。
3.猶一事。
4.猶言一個標準。
1.對某一事物有所不知。謂知識尚有欠缺。
1.見"一物降一物"。
1.謂一再失誤。語本《宋史.魏王廷美傳》"太宗以傳國之意訪之趙普。普曰'太祖已誤,陛下豈容再誤邪?'"
1.一夜。
2.指極短的時間。
1.一夜之間,幾次遷徙。謂居處不寧。
1.同"一朝一夕"。
1.一呼一吸。比喻極短的時間。
2.暫停;稍歇。
3.一口氣息。
4.一個子嗣。
5.猶一絲。
1.只有微弱的一口氣。形容垂死之狀。
1.一張坐臥之席。
2.一桌飯菜或酒席。
3.一陣;一番。
4.指一個職位。
一套;一身錦衣一襲。
1.也說"一下子"。
2.猶言一次,一回。
3.突然,指時間短暫或動作迅速。
4.用于動詞之后,表示略微之意。
1.一下又一下。表示動作接連不斷。
2.一下子,一會兒。
1.見"一下"。
1.一個夏季。
2.僧徒以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靜修之期,謂之一夏。佛經中稱為安居。見《翻譯名義集.眾善行法安居》。
1.古琴的一種。
1.見"一線"。
1.一線天空。
2.洞窟中或兩崖之間僅可見一縷天光者。如浙江金華北山﹑雁蕩山合掌峰,杭州西湖飛來峰等處皆有,且甚著名。線,亦作"線"。
1.謂一條活路。
1.古代祭祀和宴飲時進酒一次為一獻。
1.《周禮.考工記.梓人》"梓人為飲器,勺一升,爵一升,觚三升,獻以爵而酬以觚,一獻而三酬。"后因以"一獻三酬"謂人臣過蒙寵幸。亦作"一獻三售"。
1.一邊;一面。
①朝著一個方向蓄力待時,并兵一向。②一味;一意自是君恩薄如紙,不須一向恨丹青。③一片煙波一向離愁。④指過去或近來一段時間你一向在何處?⑤副詞。一直;從來他為人一向如此|一向愛好體育|生活一向很儉樸。
1.睡臥時不翻來復去。謂安睡。
1.猶言一會兒。
1.指極短的時間。
1.笑一笑就算了事。表示不予重視。
1.輕蔑地一笑,把它擱在一邊。表示不予理會。語出宋陸游《書夢》詩"一笑俱置之,浮生故多難。"
1.表示數量少。猶一點。
2.表示不止一種或一次。
1.形容極少。
1.方言。一會兒。指很短的時間。
①形容江河水勢奔騰直下長江大河,一瀉千里。②比喻文筆流暢,氣勢奔放東坡詩放筆快意,一瀉千里。
1.見"一瀉千里"。
1.舊題宋蘇軾《艾子雜說》"艾子行于海上,見一物圓而褊,且多足,問居人曰'此何物也?'曰'蝤蛑也。'既又見一物,圓褊多足,問居人曰'此何物也?'曰'螃蟹也。'又于后得一物,狀貌皆若前所見而極小,問居人曰'此何物也?'曰'彭越也。'艾子喟然嘆曰'何一蟹不如一蟹也!'"后因以比喻一個不如一個。
1.一條心。同心;齊心。
2.忠心;全心全意。
3.專心;一心一意。
4.一樣的心意,無所偏愛。
5.一個人的心意或整個心思。
1.同心的人。
1.齊心趨向同一目的。
1.同心共志,沒有兩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