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鬧情緒,生氣。
①割開橡膠樹樹皮后流出的白色乳狀液體,是制造橡膠的原料。②樹脂粉末懸浮在水中而成的乳狀液,用來制合成橡膠或某些不易加工的產品,如膠線、薄膜等。
1.比喻固執拘泥﹐不知變通。
1.見"膠戾"。
1.稠厚的飴糖。
溶膠。
1.周代學校名。周時膠為大學﹐庠為小學◇世通稱學校為"膠庠"。語本《禮記.王制》"周人養國老于東膠﹐養庶老于虞庠。"
1.膠葛。交錯紛亂貌。
1.殷學名序﹐周學名膠﹐后即用為學校的通稱。
1.晉張華《博物志》卷三"漢武帝時﹐西海國有獻膠五兩者﹐帝以付外庫﹐余膠半兩﹐西使佩以自隨◇從武帝射于甘泉宮﹐帝弓弦斷﹐從者欲更張弦﹐西使乃進﹐乞以所送余香膠續之……終日不斷。帝大怪﹐左右稱奇﹐因名曰續弦膠。"后以"膠續"為妻死續娶之稱﹐故亦曰"續弦"。
1.指(食物)堅硬難嚼。
1.用麥芽制成的糖﹐食之黏齒﹐故名。舊俗常用作送灶時的供品。
1.詭辯之言。
1.指水道因泥沙沉積而不能暢通。
1.蒸熟的棗。
1.審理糾正。
1.審理處治。
1.顏色名。
1.猶狹隘。
1.駝背。
1.謂極短的距離。
一部分;非全體~麻醉 ㄧ~地區有小陣雨。
1.猶小節。
1.指視理政事。
1.猶布局,安排。
1.惶懼不安貌。
1.見"局蹙"。
1.形容見識﹑氣量以及文章意境等狹隘。
1.猶委瑣。庸俗不大方。
1.見"局天扣地"。
1.惶恐不安貌。
1.指文章的格局情調。
1.限制;固定。
1.謂以賭博為圈套騙人錢財。
〈書〉氣度。
1.手段;計謀。
2.指文章的謀篇布局。
1.指手段﹑計謀。
1.猶顛仆。
1.本指宋太醫局所定之藥方,后亦泛稱一般通用的方劑。
1.器局,才分。
1.度量和才干。
1.慎戒貌。
1.語出《詩.小雅.正月》"謂天蓋高,不敢不局;謂地蓋厚,不敢不蹐。"陸德明釋文"局本又作局。"本謂蜷曲不敢伸展◇常指小心謹慎,惶懼不安。
1.猶格局。
1.猶言彎腰曲背。喻惶恐不安。
1.觀望不前。
1.局蹐。謹慎小心貌。
1.急促。
2.忙亂。
3.惶恐。
1.見"局蹐"。
1.惶悚不安貌。
1.身受約束的良馬。喻指不能發揮才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