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請人代筆。
1.即籮兜。籮筐。
1.舊上海稱小工頭為籮間。
1.竹筐。
1.竹編的篩子。
1.馱運貨物的騾隊。
1.騾拉的車。
1.趕騾子的人。
2.舊時富豪為訟事而豢養(yǎng)在家的打手。
1.結(jié)隊而行馱載貨物的騾群。
1.趕車的車夫。
1.馱在騾背上的轎子。
1.小騾子。
1.騎騾的士卒。
1.獸名。俗稱四不相。
1.騾和馬。泛指牲口。
1.可以喂養(yǎng)寄放牲口的旅店。
1.見"騾馬大會"。
1.指馱負貨物的騾子。
1.騾的俗稱。
1.亦省稱"騾軍"。
2.騎騾子作戰(zhàn)的軍隊。
1.指寺廟中作法事時的法螺﹑梵唄之聲。
1.亦作"螺蚹"。亦作"螺蝝"。
2.螺與蚌。亦泛指有貝殼的軟體動物。
1.亦作"螺杯"。
2.螺殼所作的酒杯◇亦為酒杯的美稱。
1.古代雍羌樂器名。
1.法螺和鐃鈸。
①古人用以畫眉的青黑色顏料。②蛾眉的代稱螺黛蹙,鳳眸凝。③喻指高聳盤旋的青山。
1.即螺鈿。
1.即螺鈿。
1.圓柱形或圓錐形金屬桿上帶螺紋的零件。按用途可分為連接螺釘﹑固定螺釘?shù)取R步新萁z釘或螺絲。
1.見"螺蚌"。
1.指青山。
1.檳榔的別名。
以大的海螺殼制成的號角。
1.形容盤旋直上﹑云煙繚繞的峰巒。
1.螺殼狀的發(fā)髻。
2.比喻聳起如髻的峰巒。
1.相傳古印度梵天王留頂發(fā)﹐結(jié)成螺形﹐稱為螺髻。梵志多效作螺髻﹐故稱螺髻梵志﹐或稱編發(fā)梵志。梵志﹐古印度"外道"出家者的通稱。
1.水名。也稱螺女江。在福建省福州市西北。
1.古代軍用樂器。用大海螺殼做成的號角。
1.北宋書畫家米芾,曾官禮部員外郎,因稱。
1.玚花的別名。與"米囊花"不同。
1.罌粟花之別名。與"米囊"不同。罌粟一名米囊子,故名其花為米囊花。
1.生芽的米麥。亦泛指米麥糧食。
1.見"米糱"。
1.淘米水。
1.酒名。
1.米與酒曲。
2.米制的酒母。
3.鼠曲草的別名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草五.鼠曲草》。
1.米的質(zhì)量。色,謂成色。
2.白而帶淺黃的顏色。
1.米汁;米泔水。
1.米和粟。泛指糧食。
①米煮的湯汁衣無領(lǐng),褲無襠,三餐光只喝米湯。②比喻甜言蜜語。俗謂用甜言蜜語討好、奉承別人為灌米湯”。
1.米價補貼。是一種生活津貼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