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指僧人去世。
1.大力振興。
2.大震。
1.猶丕基。
1.大福。
1.猶言世系。
2.指皇統﹑帝位。
1.摩拭。
1.疾行有力貌。《詩.魯頌.駉》"有髐有騏,以車伾伾。"毛傳"伾伾,有力也。"陸德明釋文"《字林》作'駓',走也。"一說,眾多盛大貌。參閱《廣雅.釋訓》清王念孫疏證。
1.指唐順宗時領導政治改革的王叔文及其同黨王伾。
1.見"批頰"。
1.一種迷信。謂按人出生時的年月日時八個干支來推斷一生的休咎。一般形式是排列八字并批寫休咎于紙上,故稱。
1.亦作"批捍"。
2.抨擊。
1.即琵琶。推手前曰批,引手卻曰把,因以為名。
1.按照皇帝旨意批發的奏本。
2.加有批語的著作本子。
1.對作品加的評語。
1.經上級官府批過的稟帖。
①對錯誤的言論或行為加以批判和駁斥嚴厲批駁。②舊指對下級呈請事項批示駁回,不予照準。
1.代皇帝批示處理奏章和對草擬的制敕簽署意見。
1.批擊。
1.君主對百官章奏書面批示答復◇多由專職大臣代行。
1.見"批?"
1.抨擊,沖擊。
1.在書刊﹑文章上加批注和圈點。
2.批評議論;批評指摘。
1.批判斗爭。
零售”的對稱。在生產者之間、生產者與商品經營者之間或商品經營者之間進行的商品交易活動。特點是每筆商品交易的數量比較大;參與商品交易的是生產者和商品經營者,沒有個人消費者或社會團體消費者;交易結束后,商品仍然處在流通領域或生產領域。
1.批示答復。
1.猶言吟風弄月。指詩人以風花雪月為吟誦的題材以狀其閑適。
1.《論語.微子》"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'鳳兮,鳳兮,何德之衰?往者不可諫,來者猶可追。已而,已而!今之從政者殆而!'"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"比孔子于鳳鳥,鳳鳥待圣君乃見,非孔子周行求合,故曰衰。"后因以"批鳳"指對有德者的批評。
1.批示答復。
1.修改文章﹑作業等并加批語。
1.排斥,擯棄。
1.見"批抜"。
1.明制,群臣奏進文書,由皇帝親批數本,其馀由司禮監官按閣票所擬字樣照錄,或奉旨更改,用朱筆批之,稱"批紅"。清代,內閣進本擬簽,經皇帝定后,學士照簽以朱筆批于本面。
1.指移花接木的技藝。
1.排除禍患。
1.見"批回"。
1.批注銷毀。
頰臉頰。指打耳光。
1.舊時官府對不能如期完成任務的公差施以杖責,然后再限日完成。
1.批改作業。
2.指批閱考卷。
1.謂扼其要害而擊其空虛。
2.謂有縫便鉆,從中取利。
1.猶批亢搗虛。
1.見"批亢搗虛"。
1.搏擊;撲打。
1.批閱。
1.工業產品成批生產的數量。
1.謂敢于直言犯上。
2.削除魚鱗。
1.漢成帝時,槐里令朱云以"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",上書請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安昌侯張禹(成帝師)以厲其馀。成帝大怒,曰"小臣居下訕上,廷辱師傅,罪死不赦。"事見《漢書.朱云傳》◇以"批鱗請劍"謂敢于直言犯上請斬巨奸。
同一商品在同一時間同一市場上零售價格與批發價格的差額。是為補償零售企業的流通費用、支付稅金,并使零售商獲得一定利潤所需要的。保持合理的批零差價,可以加速商品流轉,維護批零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。
1.同"批逆鱗"。
1.謂舊時主考官在考生試卷上批加"落第"二字。
2.批示交下。
1.猶言吹毛求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