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舊式房屋的里排庭院。
1.中醫(yī)指傷人致病之風。
2.缺乏根據(jù)的消息。
3.不健康的風氣。
1.邪惡的風氣。
1.古代纏裹足背至膝的布。
1.山勢迂回貌。
1.妖怪。
1.邪惡詭奇。
1.邪惡的鬼怪。
1.野生植物名。高二三尺。復葉,葉紋皆斜,夏開兇花,根葉可食。
1.形容眾人歡叫聲。
1.見"邪許"。
1.方言。超乎尋常;厲害。
2.方言。怪異;玄乎。
1.邪惡奸猾的人。
1.邪惡污穢。
1.中醫(yī)指引起疾病的因素。亦指體弱引起的虛火。
2.邪惡的怒火。
3.方言。謂兇橫不易對付。
1.指品行不端的女人。
1.邪病。
1.邪詐的計謀。
1.周代官名。
運動競賽的一種。以發(fā)現(xiàn)和挑選優(yōu)秀運動員,組織或補充代表隊,準備參加高一級比賽為目的。
1.經(jīng)營食鹽買賣的商人。舊時須納稅于官,官給票引,其引地需用之鹽,即由他專賣。
1.方言。壁虎的別稱。
1.鹽水的神女。
1.掌管鹽務的官署。
1.鹽稅的額數(shù)。
1.含鹽分的東西干燥后表面上呈現(xiàn)的白色細鹽粒。
1.以達賴或高僧棺內滲出的鹽水和黃土做成的小佛像。
1.即咸水妹。舊時稱接待外國人的妓女。
1.政府對產銷食鹽所征的稅。舊時稱鹽課。
1.古代掌管鹽務的官署。
1.用牛羊奶加鹽制成的食品。
1.蔬菜名。
1.用來曬鹽的海灘。
1.鹽和鐵。亦指煮鹽﹑冶鐵之事。
2.見"鹽鐵使"。
1.古代掌管鹽鐵的官員。
1.古代官名。唐代中葉以后特置。以管理食鹽專賣為主,兼掌銀銅鐵錫的采冶。為握有財權的重要官職。
1.掌管鹽鐵專賣權的印鑒。
1.指因販賣私鹽受罰的刑徒。
表層或土體中積聚有過多的可溶性鹽類的土壤。在氣候干旱、蒸發(fā)強烈、地勢低洼、含鹽地下水水位高的條件下形成。腐殖質含量低、含可溶性鹽過高,不利于植物生長。通過排水、合理灌溉、種稻、種植綠肥等措施進行改良。在中國主要分布于華北、西北、東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區(qū)以及東部濱海地區(qū)。
1.古代軍民制鹽的場所。
1.用牲畜販運鹽的人。
1.露天的鹽堆。
1.指經(jīng)管有關食鹽的事務。
1.鹽制品。
1.鹽和醋。亦泛指調味品。
1.指鹽稅中扣除運銷損耗之外的盈馀稅款。
1.產鹽的所在地。
1.鹽無香味。喻指無中生有之事或荒誕不經(jīng)之說。
1.舊指販賣私鹽的人。大多有武裝。
1.灑鹽水用的竹刷子。
1.碎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