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樞密直學士的簡稱。
1.賞月。
1.欣賞喜悅。
1.忽視災禍。
1.形容觀賞時間長久。
1.同"礋?"。
1.咬嚼。
2.謂毀傷。
1.咬嚙舌頭。表示不說話,或不敢說話。
1.上下齒不相值。比喻意見不合。
1.據《史記.張耳陳馀列傳》載漢高祖過趙,趙王敖事之甚恭,而高祖無禮。群下怒欲殺之。敖嚙其指出血,不肯殺高祖◇以"齚指"指表示至誠﹐誓不背叛。
1.咬嚼。
1.咬嚙舌頭。表示悔根已極。
2.不說話,或不敢說話。
1.咬舌閉口。形容閉口不言。
1.咬死。引申為置之死地。
1.睡著時磨牙作響。
1.咬出癰瘡的膿血。
1.狹窄。
1.方言。形容傾側搖晃,不穩定。
1.行走歪斜貌。
1.狹窄的小路。
1.傾斜的山崖。
1.狹窄的小路。
1.狹窄簡陋。
2.卑微。
3.指有才德而地位卑微的人。
4.指不為人所注重的社會下層或鄙陋之處。
1.以不正之道討好奉承。
1.斜著眼看。多表示畏懼﹑忌恨等情緒。
1.傾斜突起。
2.近體詩的起句形式。指首句第二字為仄聲。如五律首句為仄仄平平仄,七律首句為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1.古代一種特制的車輪。其外周的內側柔軟而外側堅硬,供行山路用。
1.置身。
漢語中區別于平聲的上聲、去聲、入聲的總稱。
1.側室。借指庶子。
1.恐懼不安。
1.指農歷每月初一早晨,月亮在東方出現的天文現象。
1.方言。傾斜搖晃。
2.指傾斜不穩的樣子。
1.卑賤,社會地位低。
2.指社會地位低賤的人。
3.指社會的下層或不為人所重視的鄙陋之處。
1.歉疚不安。
1.不正坐。謂側坐以待賢良。古時形容帝王禮賢下士。
2.不正坐。謂坐不安穩。古時形容帝王勤政。
1.狹窄。多指地域或心胸不寬廣。
1.窄小,狹小。
1.羽扇名。
1.凡屬上聲﹑去聲﹑入聲的韻,皆為仄韻,與"平韻"相對。
1.狹窄。
1.冠名。
1.側足。
1.指卑微的地位。
1.朔日月見于東方之象。
1.斜缺。杋,夏歷下旬缺月現于西方。喻缺點﹑失誤。
1.過午。
1.謂日影西斜。景,日影。
1.斜日。喻遲暮。
1.過午進膳。謂勤于政事。
1.亦作"??efbb"。
2.高大峻險貌。
3.挺拔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