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古代樂律調名。十二律之一,屬陰律。
2.陰歷八月的異名。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,南呂配在八月,故以之代八月。
1.彼此和諧;相互協(xié)和。
2.謂與……同樣和煦。形容仁愛。
1.共同慶賀◇集體祝人結婚﹑壽辰等,多于禮品或禮單上寫"某某同賀"。
1.比喻關系密切,心靈相通。
①使不相同的事物逐漸變得相同或相近反對民族同化政策。②見適應③”(640頁)。
1.一般指統(tǒng)治民族的統(tǒng)治階級強制推行的消滅被統(tǒng)治民族的民族特點的政策。如禁止被統(tǒng)治民族使用自己民族的語言文字,強迫他們改變本民族的風俗習慣,在政治﹑經濟﹑文化各方面對他們進行奴役﹑迫害,以改變其民族成分。
又稱組成代謝”。在新陳代謝過程中,生物體把食物中的養(yǎng)料轉換成自身的組成物質,并儲存能量的過程。
1.同心。指情投意合。
2.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。
3.謂同胞兄弟姐妹。
1.共同歡樂。亦指共相歡樂之人。
1.語本李白《長干行》"十五始展眉,愿同塵與灰。"同灰,謂一起化成灰。形容愛情堅貞不渝。
1.指與會結盟之諸侯。
2.猶會合。
1.亦作"恬憺"。同"恬淡"。
2.清靜淡泊。
1.淡泊坦蕩。
1.猶茍安。
1.猶安然。
1.安靜平和。
1.恬靜豁達。
1.謂清靜無為。
1.恬淡簡易。
1.猶恬靜。
1.即甜酒。酒汁與酒槽相和雜,類似今之酒釀。
1.淡泊曠達。
1.謂波瀾平靜。喻平靜的世途。
1.安樂。
1.甘美。
2.寧靜優(yōu)美。
1.安靜。
1.謂恬靜而敏達。
1.寧靜淡泊。
1.恬淡沉靜。
1.沉靜肅穆。
1.安然,不在意貌。
1.謂胸中恬淡,無處不感到滿足。
1.恬淡謙讓。
1.安然,泰然。
2.恬淡貌。
安閑適意心神恬適|居家恬適。
1.恬淡樸素。
1.安逸舒適。
1.見"恬淡"。
1.見"恬淡"。
1.安臥。指清靜無為。
2.謂高枕無憂。
1.安樂。
1.嬉戲逸樂。
1.沉靜文雅。
1.猶言甜言蜜語。
1.謂以恬靜涵養(yǎng)性情。語本《莊子.繕性》"古之治道者,以恬養(yǎng)知。"郭象注"恬靜而后知不蕩,知不蕩而性不失也。"唐元稹有《酬樂天,樂天前篇到時,適會予亦宴鏡湖南亭,因述目前所睹以成酬答,末章亦示暇誠則勢使之然,亦欲粗為恬養(yǎng)之贈耳》詩。
1.安靜平和。
1.安逸。
1.安樂自娛。
1.快樂。
1.謂淡泊自足。
1.打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