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惑亂聽覺。
1.別的想法﹑企圖。
1.猶二心。
1.別的罪名。
1.別的原因。
1.別的地區。
1.猶別姓,別人家。
1.代詞。稱不止一個的事物。
1.另外的名稱,別名。
1.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時期。
1.正途以外的其他途徑。
1.別人。
1.以后的某一天。
1.猶他日;將來。
1.其他地方。
1.交錯雜亂。
1.二心;異心。
1.把鞋后幫踩在腳后跟下。
2.象聲詞。
1.拖鞋。
1.朽壞﹑坍塌的埽岸或堤岸。
1.猶言拙劣。
1.方言。(牲畜)消瘦。
1.方言。人力運貨車。
1.形容失意而沮喪。
1.即塌房。
1.又名邸店。宋以后寄存商旅貨物的場所。商人﹑軍隊﹑官員﹑寺觀都有開設,寄存者須向主人支付寄存和保管費用。
1.方言。謂子彈打不響,不能發火。
1.(房屋等)倒塌。
2.比喻垮臺。
1.橘名。
1.一種普通蔬菜。二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短,葉大,近圓形,墨綠色,葉面皺折,貼地生長,花淡黃色。有的地區叫太古菜。
1.腳后跟踩著鞋后幫。
2.形容破舊或者不整齊。
1.哀痛﹑失意或落陷之貌。
1.疲塌;松懈。
1.粗疏,拙劣。
1.失意,不順利。
1.(心情)安穩;安定。
2.實在;扎實。
3.謂呆板,不靈活。
1.方言。形容目閉失神之貌。
1.象聲詞。
2.塌實,放心。
1.猶言垮臺。
2.猶言拆臺。
1.坍塌;沉陷。
1.乳香的一種。
1.方言。心情安定。
1.垂翅。亦以喻失意消沉。
1.猶筆直。
1.戲曲術語。演員在中老年時期,由于生理關系,發生失音現象,完全不能歌唱,叫"塌中"。
1.低頭。
1.謂多嘴。
1.亦作"榙?"。
2.果木名。亦指其果實。
1.浸濕。
1.源于蒙語tabunang。明代蒙古人對同成吉思汗后裔結婚者的稱號。分為四等,自布囊至四等塔布囊,秩同一品到四品。
2.源于蒙語tabunang。清代蒙古貴族封爵名。位次輔國公,與臺吉同。除土默特左翼旗與喀喇沁三旗王公,因其祖先曾娶清公主,故有此封號外,其余各部王公均稱臺吉。見《清續文獻通考·封建七》。
1.一種塔形起重機。機身很高,由型鋼或鋼管制成,可以在軌道上移動,起重量較大。主要用于建筑工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