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貨幣的基本職能之一。即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作用。執(zhí)行這一職能必須是實在的貨幣。起初是足值的貨幣,由于僅在買賣雙方中間起瞬息轉手作用,逐漸為不足值貨幣直至紙幣所代替。
1.陪同玩賞。
1.指陪審人員參加案件的審理工作。
1.公民參與法院審判案件的制度。
由法官以外的公民作為陪審員參加法院審判工作的制度。各國的陪審制度不盡相同,主要表現(xiàn)在陪審員的職權不同。我國實行人民陪審員制度,人民陪審員在法院執(zhí)行職務期間,是他所參加的審判庭的組成人員,與法官有同等權利。
1.指輩分或地位低的人在輩分或地位高的人旁邊陪伴侍奉。
2.泛指陪伴。
3.陪伴奉侍之人。
1.陪從祭祀。
2.附祭﹐配享祭祀。
娘家送給新娘嫁妝陪送全套木器家具。也指嫁妝你可別挑剔陪送。
1.陪侍﹐隨從。
1.臣之臣﹐末等奴隸。泛指微賤罪隸。
1.謂不剃度的信士﹐自備費用﹐長期寄居寺院中﹐陪伴僧尼﹑香客供佛閑談。
2.指陪堂的信士。
3.幫閑﹔陪客。
1.元代國子監(jiān)正科學生以外的旁聽生。
1.謂陪伴著一同進行某項活動。
1.以推官而出任主考官的副手。
1.古山名。《書.禹貢》﹕"熊耳﹑外方﹑桐柏﹐至于陪尾。"孔傳﹕"四山相連﹐東南在豫州界﹐洛經(jīng)熊耳﹐伊經(jīng)外方﹐淮出桐柏﹐經(jīng)陪尾。"《史記.夏本紀》作負尾﹔《漢書.地理志上》作陪尾。所在之地有二說。一說在今湖北安陸北。北魏酈道元《水經(jīng)注.禹貢山》﹕"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。"一說在今山東泗水東﹐泗水所出的陪尾山。晉張華《博物志》卷一﹕"八流亦出名山﹕渭出鳥鼠﹐漢出嶓冢﹐洛出熊耳﹐涇出少室﹐汝出燕泉﹐泗出陪尾。"其后《隋書.地理志》﹑《大清一統(tǒng)志》及近代學者多從此說。
1.陪侍警衛(wèi)。
1.陪席﹐陪同。
1.陪從帝王左右。
1.謂陪同參加宴席。
1.以謙卑﹑恭順的態(tài)度對人﹐惟恐有所冒犯。
1.疲勞辛苦。
1.庸碌。
2.平庸。
1.猶言疲于奔命。
1.疲勞怨恨。
1.患病;疾病。
2.凋敝。
3.困乏疲弱之人。
1.笨拙無能。
1.即笓籬戰(zhàn)格。
1.古代城墻上的防御設施。由竹或荊柳編織而成﹐用以遮隔矢石。
1.大蟻。
2.猶言小丑。常用作對敵人的蔑稱。
3.輕視。
4.比喻微小的力量。
5.紫荊的別名。
1.比喻力不能勝。
1.蟻垤。
1.見"蚍蜉撼大樹"。
1.螞蟻搖撼大樹。比喻自不量力。
1.見"蚍蜉撼大樹"。
1.藥用植物鼠曲草的異名。
1.喻微小的援助。語本唐韓愈《后序》"當其圍守時﹐外無蚍蜉蟻子之援﹐所欲忠者﹐國與主耳。"
1.亦作"蚍@"。
2.植物名。即錦葵。
1.唐韓愈《后序》"外無蚍蜉蟻子之援。"后因以"蚍蟻"比喻微小的力量。
1.蚍蜉和蜉蝣。極言其小。
1.見"蚍衃"。
1.即郫筒酒。
1.竹制盛酒具。郫人截大竹二尺以上,留一節(jié)為底,刻其外為花紋,或朱或黑或不漆,用以盛酒。
2.酒名。相傳晉山濤為郫令,用竹筒釀酒,兼旬方開,香聞百步,俗稱"郫筒酒"。
1.女墻。借指城墻。
1.城池。
1.城上女墻。
1.城堡。
1.土地低洼潮濕,土質瘠薄。
1.亦作"埤"。
2.城上呈凹凸形而有射孔的矮墻。
3.泛指城墻﹑圍墻。
1.低濕的地方。
2.低洼潮濕。
1.卑污。指操行鄙劣。
1.謂地勢低下而狹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