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秦漢皇帝除傳國璽之外﹐尚有六璽﹐皆白玉制﹐螭虎紐﹐用武都紫泥封一﹐皇帝行璽﹐用于封國;二﹐皇帝之璽﹐用于賜諸王侯;三﹐皇帝信璽﹐用于發(fā)兵;四﹐天子行璽﹐用于召大臣;五﹐天子之璽﹐用于策封外國君主;六﹐天子信璽﹐用于祭天地鬼神。其后﹐自晉至隋﹐用制屢變而其名不改。唐又增神璽﹑受命璽﹐為八璽;武則天時改諸璽曰寶。參閱《后漢書.武帝紀(jì)上》"丙午﹐赤眉君臣面縛奉高皇帝璽綬"李賢注引漢蔡邕《獨斷》﹑《宋書.禮志五》。
1.謂賣弄新奇。
1.謂隨自己的嗜欲而奔走求取。
1.使氣,恣逞意氣。
1.猶逞強(qiáng)。
1.施展高超的技術(shù)。
1.猶縱情。
1.炫耀姿容。
1.顯示威力。
1.猶騎射。
1.施展神奇的技巧。
1.見"騁耆奔欲"。
1.盡情陳說。
1.猶恣肆。
1.亦作"騁■"。
2.放眼遠(yuǎn)望。
3.馳騁游覽。
1.馳騁;奔走。
2.猶致力。
1.奔走效力。
1.恣意,快心。
1.猶言建功立業(yè)。
1.展現(xiàn)妍麗。
1.駕御駿馬。
1.縱情娛樂。
1.放縱私欲。
1.猶激越。
1.猶騁辭。
1.展露心志。
2.指縱恣異志。
3.心志所向往,快意。
1.馳舟,駕舟疾行。
1.指在某個領(lǐng)域縱橫自如,得以充分施展才能。
1.馳騁;追逐。
1.炫耀姿容。
1.恣意放縱。
1.奔跑著的馬足。借指良馬。
1.照視﹔照視貌。
2.視。
1.秤和砣原為一整套衡具﹐喻事物之相聯(lián)系者不可使其分離。
1.倉庫司秤庫丁的頭目。
1.稱物時掛在秤桿上可以移動﹐用以使秤平衡的金屬錘。
1.比喻關(guān)系密切不可分離。
1.桿秤的木桿。桿秤的組成部分﹐上面鑲有計量的金屬秤星。也有把桿秤叫秤桿的。
1.桿秤一端下垂的金屬彎鉤﹐用以懸掛所秤的物體。
1.衡量﹐品評。
1.桿秤上供手提懸秤的條狀物﹐多用繩子或皮條制成。也稱秤紐。
1.秤桿。
1.倉庫司秤庫丁。
1.謂用秤衡計物體重量。引申為衡量﹐品評。
1.秤毫。詳"秤毫"。
1.盤秤一端系的金屬盤﹐用以裝所秤之物。
1.秤錘。
1.指金銀一類物品的分量和成色。
1.魚躍水面之稱。舊俗認(rèn)為是漲水之兆。
2.每年舊歷元旦至十二日﹐汲水秤其輕重﹐以卜一年旱澇或豐歉。
1.即秤錘。
1.喻人雖小而志氣大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(xué)習(xí)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(dān)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(zé)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