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困難處境。
2.指困難地處于。
1.按捺指印作為憑證的文書。
1.謂位次較低的一邊。
2.指植物。
3.猶倒懸,比喻困苦。
1.古人將壽命的長短分為上中下三等。下壽有二說一說六十歲為下壽,一說八十歲為下壽。
1.投遞書信。
2.指致送婚約。
1.豐收的年成,按其情況分為上孰﹑中孰﹑下孰三等。孰,豐年。
1.牲畜的內(nèi)臟。
2.指壞人的心腸。
1.排除雨水和污水的管道。
1.講解。
1.猶拼命。
1.用盡全力;拼命。
1.猶下毒手。
1.劣等馬。
2.比喻物之粗劣者,猶言下品或下等。
1.指普通的公寓或客棧。
1.猶下墜。中醫(yī)謂脈氣下沉。
1.同"下遺"。
1.低下多水的田。
1.后漢陳蕃為樂安太守??と酥墉g,高潔之士。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,唯蕃能致之。特為置一榻,去則懸之◇蕃為豫章太守,在郡不接賓客,唯徐穉來特設(shè)一榻,去則懸之。見《后漢書.陳蕃傳》及《徐穉傳》◇遂謂禮遇賓客為"下榻"。
2.寄居;住宿。
1.官名。指司空。
2.星名。
1.謂離開殿堂或堂屋。
2.謂妻子被丈夫遺棄或和丈夫離異。
1.指植物的根莖?!对姡L(fēng).谷風(fēng)》"采葑采菲﹐無以下體。"毛傳"下體﹐根莖也。"孔穎達疏"言采葑菲之菜者﹐無以下體根莖之惡并棄其葉﹐以興為室家之法﹐無以其妻顏色之衰并棄其德。"后以"下體"喻婦人色衰。
2.喻不才。
3.人體的下部。亦特指男女的陰部。也叫"下身"。
4.猶賤體。謙稱己身之卑賤。
1.謂權(quán)喪于下,猶云大權(quán)旁落。
1.下等的田。
2.即下丹田。
1.請?zhí)?
2.送請?zhí)?/p>
1.聽取下面的意見。
1.星相迷信之說,面部及身體各分為三停。面上以人中至地閣為下停,身上以足為下停。見《麻衣相法全編.麻衣先生石室神異賦》注。繪畫及書法中亦有下停之說,下停猶言下部。
1.底下所說的跟這里所說的相同。多用于附注。
1.下面;下邊。
2.指事物發(fā)展的根本或起點。
1.大地。
2.四方;天下。
3.指人間。
4.偏遠的地方。
5.低洼之地。《書.禹貢》"厥土惟壤﹐下土墳壚。"孔傳"高者壤﹐下者壚。"一說﹐下等土地。孫星衍注引馬融曰"豫州地有三等﹐下者墳壚也。"
1.欺騙;騙取。
1.近黃昏的時候。
1.同"下帷"。
1.放下室內(nèi)懸掛的帷幕。指教書。
2.引申指閉門苦讀。
1.中醫(yī)指下肢癱瘓。
1.低下的地位;卑賤的地位。
2.坐次低的席位。
1.同"下晡"。
1.文中某句或某段以下的文字。
2.比喻事情的發(fā)展或結(jié)果。
1.問于在己之下者。如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,以上問于下,皆謂下問。
1.正房旁邊的房屋。
1.清代兵制。順治后,滿州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。正紅﹑正藍﹑鑲白﹑鑲紅﹑鑲藍稱為下五旗,由諸王﹑貝勒﹑貝子等分統(tǒng),駐守京師及各地。
1.從正午十二點到半夜十二點的一段時間,一般指從正午十二點后到日落的一段時間。
1.謂有圣德能繼先王功業(yè)。
1.猶末座。古人常以居下席表示謙敬。
1.方言。仔細。
1.古代品評人﹑物常分九等,下下為最末等。
1.指凡庸的人。
1.猶詳詳細細。
1.農(nóng)歷每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,太陽跟地球的聯(lián)線和地球跟月亮的聯(lián)線成直角時,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"d"字形,這種月相稱下弦。
1.屈己以尊賢。
1.指一郡之中非郡守行政機構(gòu)所在的屬縣。
2.古代根據(jù)縣的人口﹑物產(chǎn)﹑地理形勢的條件,將縣劃分等級,下縣是條件較差的縣。
1.謂時間最晩或數(shù)量最小的限度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(xué)習(xí)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(dān)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(zé)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