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謂緊張疲困情況得到緩和。
1.舊稱省治或府治所在之縣。亦指該縣的知縣。
1.古代國君于歲首頒布的法令。
1.以首相向。猶歸向。
君主立憲制國家內閣首腦的名稱。如英國、日本。日本內閣首腦又稱總理大臣。
1.指季節的開端。
1.科舉時代以第一名登第的人。
2.猶上品。
1.創議。
1.首次演出。
1.山名。一稱雷首山,相傳為伯夷﹑叔齊采薇隱居處。
1.為首的主要人物。
2.擺在第一位的;最重要的。
1.揭示要旨。
2.率先舉義。
1.猶倡議。
1.發端。
1.首次放映。
1.謂自首者免罪。
1.屬官之首。
1.第一章。
1.猶要職。
1.最先播種的莊稼。指稷。《禮記.月令》"﹝孟春之月﹞行冬令﹐則水潦為敗﹐雪霜大摯﹐首種不入。"鄭玄注"舊說首種謂稷。"孔穎達疏"按《考靈耀》云日中星鳥﹐可以種稷。則百谷之內稷先種﹐故云首種。首即先也﹐種在百谷之先也。"一說為麥。麥以秋種﹐故謂之首種。參閱蔡邕《月令章句》。
1.猶言自供狀。
2.猶訴狀。
1.長子。
1.頭與腳。比喻上下尊卑。
1.頭和腳分開在不同的地方。謂受殺戮而死亡。
1.罪行最重者。
1.猶首犯。
2.首席;首領。
1.一年的開頭。祚,年。
1.指宰相。
2.指位居上座的僧人。
3.最尊的座位。
4.第一座。
1.長壽而安泰。
2.牡丹之一種。
1.高壽的婦人。
1.老年人皮膚上出現的黑斑。多指臉上的。
語出《詩·小雅·天保》如日之恒,如月之升,如南山之壽,不騫不崩。”后用來稱頌人長壽。
1.謂只論職位,不論年齡。
1.老年人生前備下的棺材。亦泛指一般棺材。
1.生時所建的墓壙。
1.長壽昌盛。
1.老臭椿木。語出《莊子.逍遙游》"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。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,立之涂,匠者不顧。"后用"壽樗"比喻無用之材。
1.祝壽的吉祥語﹑詩詞。
1.壽誕。
生日明兒是師母壽誕。
1.即壽聯。
1.老年人發落后再生的頭發。
1.長壽的婦女。
1.供神之宮。
2.寢宮。
3.墓祠;又常指皇帝生前預筑的陵墓。
1.頭蓋骨。
2.相術用語。指耳后的頭骨部分。
3.借指壽命。
1.見"壽光先生"。
1.唐司空圖作《容城侯傳》以鏡擬人,謂唐蜀郡人金炯以明察,被封為容城侯,奉朝請,進號"壽光先生"◇因稱鏡子為"壽光先生"。亦省作"壽光"。
1.保全國家;使國家久存。
1.猶壽眉。
1.傳說中古地名。
1.呈贈給壽誕者的畫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