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恃強﹐逞強。
1.佛教謂禪定和智慧。
1.佛教禪宗和尚談禪說法時,用含有機要秘訣的言辭﹑動作或事物來暗示教義,使人得以觸機領悟,故名。
2.用以稱能發人深省富有意味的妙語。
3.禪法機要。
禪宗和尚在講授佛法時,常用含有精義要訣的言辭、動作或事物來暗示教義,使人觸機領悟,這種精義要訣稱為禪機”此乃禪機隱語,不可明說。
1.佛教的偈頌。偈為梵語偈陀音譯之略,義譯為頌。偈語常用詩句形式,表達佛理﹑禪機。不論三言﹑四言或多言,一般都為四句。
1.佛教語。釋家以寂滅為宗旨,故謂思慮寂靜為禪寂。
2.謂坐禪習定。
1.修持禪定者。亦泛指佛家。
1.即禪子。
1.猶禪說。
1.佛經。唐白居易有《讀禪經》詩。
1.佛寺之門。
2.指禪房。
1.僧人居住之所。指寺院。
1.佛教談禪之偈語﹑文句。
1.謂修持禪定猶如鎧甲之堅不可摧。
1.佛堂。
1.佛教語。禪家寺院,預擇辯才,應白衣請說法時,使與說法者相為答問,謂之禪客。亦用以泛稱參禪之僧。
2.梔子的別稱。見元程棨《三柳軒雜識》。
1.即禪師窟。
1.佛學之義理。
1.僧房。
1.指寺院。僧徒聚居之處。
1.指禪河。
1.僧侶。
1.佛教語。禪宗和律宗的并稱。
2.佛教語。指禪定和戒律。
1.佛教語。謂禪定之法門,為心定于一﹑屏除妄念之法。又指達摩所傳禪法言,即謂禪宗法門。
2.猶佛門。指佛教。
3.佛教語。即叢林。僧侶群聚的寺院。
1.謂迷禪若魔。
1.佛教用語。梵語dhy?na的音譯。簡稱為禪,六度之一。義譯為思維修,靜慮(即禪定)。
1.僧衣。
2.以指僧人。
1.謂寂靜之念。
1.僧衣。
1.謂出家隱居。
1.指出家修佛法的人。
1.泛指修持佛學﹑皈依佛法的人。
1.和尚。
1.佛寺。
1.和尚之尊稱。《善住意天子所問經》卷下"天子問文殊師利言'禪師者,何等比丘得言禪師?'文殊師利答言天子'此禪師者,于一切法,一行思量,所謂不生,若如是知,得言禪師。'"即比丘能得禪定波羅蜜者曰禪師。又南朝陳宣帝稱南岳慧思和尚為大禪師,唐中宗賜神秀和尚以大通禪師之號,皆寓非常尊崇之意◇用為對一般和尚的尊稱。
1.禪門;僧人聚集習禪之所。
1.猶禪人。
1.《后漢書.崔髎傳贊》"崔為文宗,世禪雕龍。"后因以"禪世雕龍"謂文章世代相傳。
1.猶禪房。佛徒習靜之所。
1.同"禪授"。
1.猶禪讓。以帝位讓人。
1.禪讓皇位的詔書。
1.佛教語。禪法與數法。禪法屬于定學。數法(亦稱對法)屬于慧學,指經中分門別類的義理。亦偏指禪法。
1.猶禪學。謂禪宗教理。
1.猶禪心。
1.佛寺。
1.佛教語。謂坐禪誦經。
1.禪床。
1.古代帝王為祭祀天地山川而筑的祭壇。
1.謂談禪。
1.猶禪房。僧堂。佛徒打坐習靜之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