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見"浪跡浮蹤"。
1.攻城。
1.見"撲哧"。
擬聲詞撲哧一笑|撲哧一聲,車胎的氣跑了。
1.見"撲哧"。
1.見"撲哧"。
1.猶宰割。
1.象聲詞。多形容笑聲。
1.杖擊﹐鞭打。
1.鞭笞。
1.毆打。
2.相撲。
3.撲擊除滅。
4.拍打。
1.猶掃蕩。
1.刀名。通長一尺九寸五分﹐刃長一尺四寸。上廣下狹﹐木柄纏革。參閱《清會典圖錄.武備圖》。
1.忽然。形容快速。
2.象聲詞。形容碰撞的聲音。
1.谷蛾。亦為蛾類統稱。
1.氣盛貌。
1.擲地。
2.指跌倒于地。
3.遍地。
1.形容鬧得很兇。
1.武術中的相撲﹑摔跌。
2.跌跌撞撞。
3.前傾跌落。
1.舊時以農歷二月十五日為花朝﹐屆期士女相聚﹐撲蝶為戲﹐故又稱撲蝶會。
1.象聲詞。物體落水聲。
1.亦作"撲咚咚"。
2.象聲詞。形容擊鼓等聲音。
1.見"撲冬冬"。
1.處理;決定。
1.滿堆。
1.謂以鞭撲來懲罰。周代市刑之重者。
1.俯身跪在地上。
1.侵犯。
1.撲擊。
1.雜戲名。
1.向前撲跌兩手著地的動作。
1.指狎妓。
1.猶洗刷。
1.打擊。
1.殺馬而祭。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禮儀。
1.亦作"撲剪"。
2.撲滅鏟除。
1.宋時承辦釀造﹐實行包稅﹐叫"撲酒"。
1.謂撲滅火災﹐搶救人和財物。
1.紙牌名。英語poker的音譯。共五十二張﹐分黑桃﹑紅桃﹑方塊﹑梅花四組﹐每組十三張。另附丑角兩張﹐玩法很多。
紙牌。英文poker的音譯。由西方傳入中國。共五十二張牌,另附大王、小王各一張。分黑桃、紅桃、方塊、梅花四種花色,每種有a、k、q、j、10、9、8、7、6、5、4、3、2各一張。玩法甚多,如橋牌、打百分等。
1.象聲詞。形容拍翅等聲音。
1.方言。錯亂。
1.象聲詞。多形容禽鳥拍翅聲。
2.急奔貌。
1.見"撲楞"。
1.亦作"撲棱"。
2.禽鳥張翅拍打貌。
3.引申指像翅膀般張開。
4.猶折騰﹐掙扎。
1.象聲詞。形容心跳﹑拍翅等聲音。
1.象聲詞。形容物體連續落地聲。
1.猶撲明。
1.謂清香撲鼻。
1.亦作"撲漉"。
2.象聲詞。形容拍翅聲。
1.象聲詞。形容物體落地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