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1.宮殿的臺階。
1.見"賁庸"。
1.語本《詩.大雅.靈臺》"虡業維樅,賁鼓維鏞。"孔穎達疏"賁,大也。故謂大鼓為賁鼓……大鐘謂之鏞。"后亦用以形容如鐘鼓般宏壯的聲音。
1.亦作"賁隅"。
2.即番禺。縣名,在廣東省。
1.見"賁禺"。
1.戰國時勇士孟賁和夏育的并稱。
1.謂飾美太平。
1.即獖豕。閹割過的公豬。賁,通"獖"。
1.古代勇士孟賁和專諸的并稱。
1.三足龜。
1.奔騰激蕩。
1.波浪互相沖擊。
1.亦作"奔輳"。
2.趨附;聚集。
1.奔跑踐踏。
1.猶匯集。
1.見"犇遯"。
1.奔逃。
1.奔騰急速。
1.迅猛的雷聲。
1.兇猛不馴。
1.急流。
1.奔走忙碌。
1.奔走應命。
2.古時為應付急難而鹽設置的精勇部隊。
1.跑散。
1.逃亡,奔走。
1.流星。
1.見"犇逸"。
1.亦作"犇佚"。
2.疾馳。
1.猶奔走。
1.急走;逃跑。
2.奔波。謂為一定目的而來往忙碌。
3.漢王莽時所設官名。太子"四友"之一。
1.錛子。
削平木料的工具,柄與刃具相垂直呈丁字形,刀具扁而寬,用時向下向里用力。
1.此案,這個案件。
非洲南部的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在贊比亞、坦桑尼亞等國。約287萬人(1985年)。講本巴語,通用英語。多信仰萬物有靈,部分信基督教新教。主要從事農業,狩獵和捕魚業占有一定地位。
未經漂白、染色的布。
1.故鄉;故國。
書本;本子你看,~上寫得很清楚嘛。
1.猶規規矩矩。
1.原原本本。
一種脫離實際的、盲目地憑書本條文或上級指示辦事的作風。
本位貨幣的簡稱。
1.本末,主從。
2.清代指總督﹑巡撫﹑提督﹑總兵本署直接統轄的兵隊。
1.最重要的兵器。
2.本部軍隊。
3.執掌兵權。
4.見"本兵府"。
5.明代兵部尚書的別稱。
1.對掌管軍事的官署的稱呼。
1.見"本教"。
(機構、組織等)主要的、中心的部分校~。
本地(多用于較大的城鎮)平信~郵資一角,外埠兩角。
1.本性。
1.本來的顏色。
1.根本的操守。
1.《神農本草經》的省稱,古代著名藥書。因所記各藥以草類為多,故稱《本草》。《本草》之名始見于《漢書.平帝紀》,而《漢書.藝文志》未見著錄。至南朝梁阮孝緒《七錄》始著錄《神農本草經》,共收藥三百六十五種;陶弘景又增三百六十五種,為《名醫別錄》。唐顯慶中蘇恭﹑長孫無忌等修定《本草》,又增藥一百十四種,為《唐本草》。宋嘉佑中掌禹錫等復增藥八十二種,為《嘉佑補注本草》﹔政和中曹孝忠等修定為《政和重修經史證類本草》。至明,李時珍薈萃眾說,考訂謬誤,刪繁補闕,著《本草綱目》五十二卷,收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,藥方一萬一千馀首,為《本草》總結性的巨著。《神農本草經》原書已佚,有清孫星衍輯本。